歐元暫保 美股上揚 英法德仍各有堅持

歐盟27國峰會經過一夜10小時的談判 歐盟26國達協議 英國拒簽

標籤: ,

【大紀元2011年12月10日訊】(大紀元英國、法國、德國、美國記者站連線報導)本週是解決歐債危機關鍵一週,歐盟27國峰會經過一夜10小時的談判,12月9日清晨終於宣佈,26成員國同意簽署條約,在歐元區實行統一的「債務剎車」,並對長期嚴重超標的「赤字國」自動進行制裁。

不過由於英國沒有簽署協議,由此公開展現的歐盟裂痕也令外界擔憂歐洲統一進程的進一步受阻。

道瓊斯指數收盤上漲186.56點

全球經濟下,美國的命運和歐洲息息相關。如果歐洲的危機失控,美國銀行也將受到影響。一天前股市還在屏息以觀,擔心歐洲首腦談判將無法達成協議,如今歐洲談判傳來好消息,美國市場立刻上漲。

週五道瓊斯指數收盤在12,184.26,上漲186.56點,百分比漲幅1.6%。標準普爾500指數收盤在1,255.19,漲20.84點,百分比漲幅1.7%。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盤在2,646.85,日漲50.47點,百分比漲幅 1.9%。

歐洲國家的銀行需籌集近1540億美元

法蘭西銀行行長諾亞(Christian Noyer)對此次峰會結果持樂觀態度,他說:「該項協議是幾乎所有歐盟成員國共同達成的,有助於緩解對歐元區國家的借款利率的緊張局勢」。

對於歐元得救是否,「未來與國際信息研究中心」的經濟學家本杰明‧卡爾頓在接受法國電視一台採訪表示:歐洲的問題不是歐元本身,而是公共債務率問題,新協議還不能治病。只能在短期內穩住投資者。
  
目前歐元區17國的經濟幾乎處於停滯狀態。一名歐洲監管機構人士說,歐洲國家的銀行需要籌集將近1540億美元來彌補所持政府債券可能蒙受的損失。◇◇

英法德各有堅持

歐盟輪值主席范龍佩說,除了歐元區17國和6個希望加入歐元區的國家,還有3個歐盟國家也在考慮加入這項協議,從而使英國成為唯一抵制這項協議的歐盟成員國。

英國首相卡梅倫在會議中提出要在德國和法國提出的歐盟條約修改協議中增加一個條款,使倫敦可以不受修改後的對金融服務監管的影響,但遭到法國和德國堅決反對,因而英國拒絕加入協議。德法英是歐盟最具影響力的國家,他們積極參與解決歐債危機,但各有堅持。

協議不符國家利益 英拒加入

該項協議是幾乎所有歐盟成員國共同達成的,有助於緩解對歐元區國家的借款利率的緊張局勢,歐洲央行會對負債較高的國家給予支持。英國相卡梅倫要求以保護英國的金融服務業為簽署協議的交換條件,即讓英國對條約中的某些金融規定具有豁免權,但遭到拒絕。

法國總統薩科齊、德國總統默克爾都認為英國提出的條件是不可接受的。各方在峰會前所擔心的歐盟內部分裂終於成為無可否認的現實。如果沒有全體成員國的一致同意,歐盟法律和關於歐委會權限的規定就只能經由其他途徑才能得到加強。

「沒有這些保護的話,最好還是不要在條約裡面出現另外一個條約,而是讓這些國家單獨作出他們的安排。這個決定雖然艱難,但是卻是正確的。」據悉,卡梅倫還曾經在峰會期間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薩科齊進行了45分鐘的會面,但是最終談判破裂。

德國和法國的提議包括對金融服務行業收取交易稅,而英國的倫敦金融城估計將成為這一稅收的主要受害者。英國認為這種稅收應該是全世界同時徵收才合理,否則倫敦金融城只是會成為歐盟的肥羊。金融業占英國整體經濟的約10%。

法國:英國要求不可接受

對於英國的要求,法國總統薩科齊直接了當地說,「卡梅倫要求的東西,我們都認為是不可接受的的。」法國《費加羅報》評論說,英國與新協約的對抗反而幫助了法國總統薩克齊說服其他反對國的首腦以及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

也許是出於法英之間的常年競爭,法國各大媒體特別注意的是此次歐盟峰會上,英國陷入孤立狀態。英國的決定是理智性的還是為了主動拉開距離?世界報有一篇報導很有趣味性,報導稱英國現在更加像個島國了。

雖然英國對歐盟的建立有著不可忽視的功勞,但在這次峰會上,英國首相卡梅倫對新歐盟協議的排斥更加顯示出英國自從加入歐盟以來,它的唯一興趣就是要統一市場,對其它方面的是漠不關心。《費加羅報》在網站上展開調查質問:「英國在歐洲還有地位嗎?」

法國媒體對德國法國兩國牽頭的新財政規則獲得除英國外所有歐盟國家支持表示滿意。法蘭西銀行行長諾亞說:「該項協議是幾乎所有歐盟成員國共同達成的,有助於緩解對歐元區國家的借款利率的緊張局勢」。

法國總統薩科齊會後也表示說對峰會結果比較滿意。其一,他得到了預期想要的「對歐盟在歐盟委員會監督下的多國治理制度」,以此加快作出決定的速度並設定每月歐盟國家首腦的聚會。其二,新協約增加了歐盟的團結,即歐洲央行會對負債較高的國家給予支助。

德國堅持保守財政政策

德國總理默克爾讚揚這項協議是一個成功。她表示,那些選擇創造一個新財政聯盟的國家,就是選擇一個更加團結和經濟聯繫更緊密的未來,這將使歐元更為安全。默克爾表示英國提出的條件是不可接受的,並對於英國的立場表示遺憾。

外界普遍認為,德法提出的新財政規則實際代表了德國一項堅持的保守黨財政理念,面對不斷蔓延的債務危機,歐盟各個國家不得不拋棄原本習慣的借貸度日的財政政策,轉而支持嚴格的財政規則,大幅縮減開支,以減少赤字和債務。

此外,由於德國的堅決反對,讓未來的救助基金可以從歐洲央行得到貸款,即相當於為歐洲穩定基金提供銀行牌照的計劃在峰會中也未取得進展。德國央行幾十年都是以控制通脹為第一目標,一直反對歐洲央行更大規模收購各國國債。

德國也面臨壓力要求該國在發行歐盟債券,或允許歐洲央行更大介入方面讓步,但德國國內對該國納稅人為其他國家失控債務買單的反對聲音令德國在救助債務纏身國家時堅持提出極為嚴格縮減開支要求,現在更是令歐洲的財政政策危機中「統一在德國的旗幟下」。

相關新聞
英國人權組織採取法律行動 阻Shein在倫敦上市
蘇州襲擊事件後 旅居上海的日本人提高警覺
北約任命荷蘭首相呂特為下任祕書長 一文看懂
美駐華大使:中共說一套做一套 嚴重背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