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子:安息吧,在天國的老伴!

——寫在先夫若望逝世十週年

羊子

標籤:

【大紀元2011年12月21日訊】喻智官自告奮勇寫《王若望傳》,出乎我的意料,超出我的期待。他將王若望寫細了 ,寫全了,寫活了,寫得有血有肉了,寫得平凡又偉大了。作者還原了若望的形象… …

*不堪回首的十年*

光陰荏苒,先夫若望離我遠去整整十年了,回首過去十年的寡居生活,我感慨萬端。

有時,我覺得這十年很短,十年前的事就像發生在每個昨天。當我經過附近的居民運 動場,眼前總是晃過若望在那裏打網球是身影;當我去圖書館看雜誌,我常錯覺若望 在書架前尋找圖書;當我偶然去中國餐館小吃,我以為若望還在身後,會習慣性地點他喜歡吃的菜蔬;當我開車經過ELMHURST醫院,我會下意識地想往裡拐,以為若望還躺在裡面等著我去接……

直到後面的汽車按喇叭催促,我才驚醒,若望走了,已經走了十年。

有時,我又覺得十年太長,長得我想早點去會若望。因為二十多年前在中國一度顯現 的民主的曙光不見了,若望為之奮鬥一生的自由人權離中國更遠了。與此相反,若望 致死反抗的中共獨裁專制好像愈來愈強大了,而且日益冥頑不化,中共攜持所謂經濟 奇蹟,無視西方民主國家的壓力,更加凶殘地鎮壓國內的異議人士。因為財大氣粗, 中共官僚集團腐敗起來更加肆無忌憚,致使中國社會整體道德淪喪良知無存,各行各 業各奔「錢」程,醫生、教師等知識份子也唯錢是問。底層的維權民眾得不到應有的 支持,高智晟等抗暴英雄孤軍作戰,陷於生死未卜的境地,遭受的非人折磨甚於當年 的若望。

十年前,我以為不久的將來,我就可以帶著王若望的骨灰回家,先夫從此魂歸故里, 誰知,幾年來,我的回國簽證一再遭到中共領事館的拒絕。

我不解,強大的中共怎麼又這麼虛弱,竟然害怕一個對他們毫無威脅的老嫗?

內裡虛空「中干」的中共,行事卻依然蠻橫「外強」,他們大權在握,堵住國門,誰 能進出,誰不能進出都由他們把持。

我只能望洋興歎,看來通向中國的民主之路遙遙無期,我帶若望回國的期望尚沒盡頭 ,在天國的若望一定也在為中國的現狀憂憤,為苦難的中國勞苦大眾悲鳴,為我的無 奈無力沮喪。

*喻智官寫《王若望傳》*

這些年,我就是在這種懊喪和苦惱中生活。我想在這般世態人情下,若望漸漸被人遺 忘也再正常不過了。

去年,若望逝世九週年的時候,旅居愛爾蘭的作家喻智官來電慰問,鄭重地說,他醞 釀了很久,決定寫一部《王若望傳》,問我是否同意?

作為若望的未亡人,我何嚐不想有人寫一本關於他的書,記錄他一生走過的路。雖然 若望不是偉人,但為了自己祖國的自由民主,為了他深愛的百姓過上幸福日子,他戰 鬥了一生,奉獻了一生。寫下若望的坎坷人生,給他所處時代的留下一個身影,也讓 年輕人瞭解他的奮鬥經歷,繼承他未竟的自由民主事業,應該說是一件有意義的好事 。

但面對如此嚴酷的現實,我明白自己的願望過於奢侈,甚至可以說是非分之想,在這 樣的時代,在這樣世風下,誰願意為「過時」的若望做可能吃力不討好的「傻事」?

現在,喻智官自告奮勇來做這件事,出乎我的意料,超出我的期待,我只有感激,哪 裡會否定?

不過,高興過後是隱隱地疑問,憑喻智官對若望的瞭解程度,能夠寫出一本記錄真實 若望一生的傳記嗎?說起來,若望和喻智官有過交往。大約是上世紀1985年的事,若 望去參加上海一家雜誌的筆會,我也一起陪去,喻智官也是受邀的作者,我們一起相 處了五天。事後,他在我記憶中只有一個模糊的印象,直到若望故世,他寫文章紀念 ,我和他才重續前緣。

喻智官好像看透我的心思,謙虛地提醒我說:「儘管我構思了很久,但真地動筆也沒 十分把握,萬一寫不下去完不成你不要失望。」

他這樣一說,我心想,如真那樣,失望難免,遺憾更多,但他為光大若望的精神盡了 心力,這份誠意和心願我領了,我也滿足了,唯一過意不去的是,白白浪費了他的精 力,我知道,他負責一家中醫診所的工作。

此後,他在愛爾蘭日夜趕寫,我在遙遠的美國為他懸著心。他在寫作中不放過任何細 節,每遇問題就打電話來核實查詢,他的嚴謹和慎重使我感動,有時看看表,愛爾蘭 那邊已經是深夜了,看著他孜孜矻矻的爬格子,我開始相信功夫應該不負有心人。

*《王若望傳》超出我期望*

半年後,懷著等待某項大獎揭曉的心情,收到喻智官送來的十五萬字的《獨一無二的 反叛者——王若望傳》初稿(此書已由香港溯源書社出版、田園書屋發行、十一月二 十二日在香港面世)。拜讀全文,我的心放下了,作者不僅順利完成了全書的寫作, 而且寫得超出我期望的好。

作者將王若望寫細了,寫全了,寫活了,寫得有血有肉了,寫得平凡又偉大了。作者 還原了若望的形象,書中的許多情景,我這個遺孀看了都感到既熟悉又新鮮,閱讀時會覺得若望又回到 了我的身邊,讀到細微處真情處我忍不住淚流滿面,不怕讀者見笑,甚至嚎啕大哭。 讀者諸君請注意,先夫逝世整整十年了,我已經走出悲情,進入理性懷念,還有甚麼 能夠引起我失聲痛哭?是作品本身的感染力、魅力,作者獨具匠心,栩栩如生的渲染 力,才讓我痛哭,讓我哭得痛快。那些天裡,我讀了一遍又一遍,流了一次又一次淚 。

我忍不住問作者,你怎麼能夠這麼準確地把握若望的感情和思想?

作者說,他和若望和我倆分手後,一直默默關注若望的命運,追蹤著若望參與的每項 重要活動,從國內到海外從未停止。再者,多年前幾位熱心人建立網上王若望紀念館 ,他主持編輯王若望全集,熟讀王若望的文字,所以寫起來比較得心應手。

原來如此,我欣然了,若望還是有不少追隨者,他們一直在緬懷若望,為宣揚若望的 精神,也為推進中國的自由民主努力工作。

*安息吧,在天國的老伴!*

通觀《王若望傳》全書,我還看出,作者不僅生動描述了若望反抗暴政的艱難人生, 也通過若望的言行反映了他自己的意識,正如作者對我所說:「我在為王老代言,也 在表達自己的心聲,寫到王老淒苦場面,我眼睛也很酸澀。」

難怪作者把若望寫得這麼傳神,原來他看問題的方法和觀點和若望一致,他把自己的 思想融合到若望的精神中了。

所以,當我把《獨一無二的反叛者——王若望傳》的《序•「獨一無二」解》讓幾位 朋友先睹為快,他們閱後異口同聲地說,這篇序寫得十分到位,把王若望的言行和精 神都概括出來了。他們說,讀了這篇《序》,就知道王若望是怎樣一個人,他在中國 人爭取自由民主的路上做了哪些事,他給後輩留下了哪些精神遺產,中國人應該為自己有過這樣民主鬥士而自豪,歷史也將為有王若望這樣先賢而添色。

朋友的評論,使我無比欣慰。若望,你是幸運的,你並不孤獨,在你去世十週年的時 候,不僅有後輩同道為你著書立傳,豎起一座文字豐碑讓後人憑弔,讓你在歷史上留 下一筆。十二月十九日你的忌日,陳立群等一批古道熱腸的朋友,將隆重組織你逝世 十週年紀念活動,還徵集了紀念文章,年年寫文章懷念你的黃河清,照例又送來一篇 ……

此時此刻,又逢阿拉伯民主之春風起雲湧,中國民眾深受鼓舞,各類維權運動以前所 未有的聲勢發展,我灰暗的心又亮堂起來,前行的道路上又看見了光明。

我堅信,在中國走向民主化的征途上,會有更多人承繼你的遺志,傳遞你點燃的薪火繼續猛進。

安息吧,在天國的老伴!

――《動向》雜誌2011年第12期

相關新聞
羊子﹕關於民族主義和人權
羊子(楊子立):共産主義的幽靈
張偉國 : 悼《羊子的思想家園》
羊子:高錳鋼李國濤--愈抓愈剛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