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10+10》音樂 演繹台灣時代風華

人氣 19
標籤:

【大紀元2011年12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林若梅臺灣臺北報導) 集結二十位台灣導演創作的電影《10+10》,呈現台灣過去百年來至今的迷人風貌,片中許多段落的音樂選用,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透過許多懷舊經典老歌,《10+10》讓觀眾們對記憶中的台灣充滿懷想,包括陳玉勳導演的《海馬洗頭》選用姚蘇蓉演唱的《像霧又像花》、《初登場》陳國富導演選用鄧麗君演唱的《我在雲裡飄》、侯季然導演《小夜曲》以紀露霞的《綠島小夜曲》為主軸,朱延平導演《無國籍公民》重現羅大佑製作的《亞細亞的孤兒》、侯孝賢導演在《黃金之弦》中挑選了韋瓦第的《四季─冬》。

陳玉勳導演表示,喜劇片《海馬洗頭》原本有幾位做配樂的朋友熱情幫忙,甚至已經把配樂都做好,但他後來又想從現成的老歌找起,首選就是最能給他力量的姚蘇蓉,很快地找到《像霧又像花》這首小時候他就耳熟能詳的歌,搭配上去的瞬間,便馬上幫影片確立了調性,效果非常好。

在《初登場》中,陳國富導演拍攝鄧麗君在群星會初出道的魔幻故事,「因為鄧麗君整個成長跟發跡的過程,剛好符合台灣發展本身很重要的分水嶺,在那之前的台灣是處於風雨飄搖之中,還不太找得到自己的身份跟地位,之後因為台灣人本身打拚的精神,開始走出去,從經濟上,從文化上都是如此,我覺得這兩者之間好像有些朦朦朧朧但又明確的參照關係。」片中,他選用了鄧麗君初出道的歌曲「我在雲裡飄」,後來順利取得這首歌的版權。

侯季然導演執導的《小夜曲》,也是對時代充滿濃郁情感的作品。最初他只想要將「國寶」紀露霞老師放在這部短片之中,因她所演唱的「綠島小夜曲」,在台灣是耳熟能詳的,因此促成了這段動人的音樂人生故事。這首台灣戰後第一首本地創作的國語流行歌創作於1954年,由周藍萍老師創作,以台灣景色像椰子樹、夜空、月亮、南國風光、夜晚的寧靜為背景。

侯孝賢導演在《黃金之弦》中,則選用了韋瓦第《四季─冬》,搭配如詩的影像,呈現歲月、時光與生命彼此交融的圓滿氣韻。過去侯導也曾經在作品《風櫃來的人》接受楊德昌導演的建議,重新用這首曲子幫電影配樂,在歷時將近二十年後的現在,這首名曲依然為電影做了很完美的詮釋。@*


陳國富導演在《初登場》中選用鄧麗君演唱的「我在雲裡飄」。(圖/金馬影展提供)

(責任編輯:梁夢竹)

相關新聞
台灣特有的感動  金馬《10+10》大成功
《屋簷下沒有煙硝》摘北影國際新導演競賽大獎
《出租家人》首映 新導演與曾志偉邊拍邊吃鍋
丟丟妹首度偕圈外男友同台 交往半年揭婚姻進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