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都漲 大陸百姓認為通貨膨漲已降臨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2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喬琪採訪報導) 最近常聽到老百姓抱怨:「漲、漲、漲、甚麼都漲」,連一向不會漲的廢品都漲,漲的有點叫人受不了,有人認為這一漲可能就跌不回來了。也有變相漲價的,價格不漲但份量少了,壟斷的煤、電、水也是如此。民眾認為通貨膨漲時代已經到來。

甚麼都漲 連廢品都漲

住在天津的張先生對大紀元記者抱怨說,一個月才賺1000多元,現在一斤雞蛋要4.7元,而兩三個月前才2.3元。他認為物價敏感從雞蛋及肉的售價就可反應出來,因為飼料漲了,而豬肉從6、7元漲到現在的10元。上海的黃女士表示同樣的看法,她說確實雞蛋漲的很凶,上海一斤要4.9元,其它的物資也漲,現在買東西都是選最便宜的,或者是在大賣場促銷時多買些儲存起來。她認為物價漲上去是跌不下來了,因為通貨膨漲時代已經到來。

張先生又指出,煤、水、電這種壟斷的行業也變相漲價。前年供暖價格漲了一次,今年雖沒漲,但供熱溫度達不到標準,企業省了煤,卻苦了百姓。他進一步地說,到外面買熟食也是這樣,買個饅頭、餅,價錢雖沒漲,但份量少了,原來賣的餅是半斤,現在只有四兩或三兩半。以前物價上漲時,廢品(廢紙、空瓶、空罐等資源回收品)都不會漲,現在連廢品也漲了,所以附近的居民諷刺地說:「甚麼都漲,連廢品都漲。」他說其實通貨膨漲早就來了,官方為政權穩定,不敢報導。

張先生無奈地說,基本上甚麼都漲,沒有不漲的,老百姓沒甚麼因應措施,只是被剝削的一群。如果工資漲了100元,各大媒體、電視臺一定大幅報導,猛吹「老百姓漲工資了,生活條件改善了」,公務員、政府機關加薪,卻不見報導,他歎息地說:「現在是民不聊生,為甚麼現在犯罪的人多了,這是社會問題,是中共逼良為盜、是因沒生活來源,不是他的本質這樣的,貪官污吏不打倒老百姓的生活不會好。」

一位在山東臨沂上大學的大二學生對大紀元記者感概道,上大學一年級時,一個月含3餐的生活費300元足夠,但現在一個月1000元都很吃緊。

煤氣表水錶電錶暗藏玄機

張先生認為,埃及事件值得人民覺醒,「其實中國的問題比這些國家都嚴重,但老百姓就起不來,一旦起來這個爆發力是很強的,會比六四、八九要大,過去是學生反抗,現在形勢變了。是工人,下崗沒飯吃,各行各業被權勢剝削的沒了一定會起來的。」

提到大米的價格,他說現在普通的米一斤是2.6元 , 好一點的要3元多,以前上等米只要1元多,他估計過完年還會漲,去年國內災害很多,當然和全球糧食減產也有關。現在幾乎甚麼都摻假,牛奶有營養,過去都買牛奶給老人家,現在都不敢喝,知道不安全,改買進口奶粉。

對於被壟斷的煤水電,張先生透露一個內幕消息,現在他們住的社區內,電錶都被調過,這樣國家虧損就少,譬如實際用10度,但表調過後走的比較快,上面顯示的是12度。水錶、煤氣表都是這樣調整過的,如果他們指定廠家不配合調整,以後就不會採購該廠商的表,這是業內的朋友告訴他的。

在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張先生不停地歎息地說,現在是全國腐敗,包括各行各業。政府設了一個投訴信箱,前些日子天涼時,他們住的社區供暖溫度達不到標準,居民向該信箱投訴,響應說「我們只管受理,管不了他們」,投訴形同虛設,都是做的給人看的;他說紀檢部門也有投訴電話,也都是虛設,雖打通了,但都是語音,轉來轉去都不通,甚至有的號碼不存在。

百姓節衣縮食 「族類」紛呈

為縮緊荷包,減少支出,各種省錢秘笈在網路上飛速走紅,出現了「菜奴」、「拼客」、「海囤族」等等。

菜奴,一份「菜奴省錢攻略」走紅網路,許多80後網友稱,當了「房奴」、「卡奴」後,如今遭遇蔬菜漲價,又成了「菜奴」。

團購族,在濟南東部一個新建社區的QQ群裏,不時有人發佈團購的資訊,包括大米、食用油、時令蔬菜等都成為團購對象,團購已經成為化解物價上漲的主要手段之一。

海囤族,有的民眾一次買好兩年生活用品。花生油、白 糖、紙巾、洗髮水、洗衣 粉、醬油……在超市裡可以看到不少「海囤族」,在已堆滿了各種各樣的生活必需品的手推車,仍沒停繼續往車裏裝著東西。

特搜族,互通情報結伴蒐羅特價。有不少主婦們聯合起來「地毯式」搜索特價商品,然後互通情報或是互相幫忙購買。

替換族,自製尿布「重出江湖」 。在媽咪寶貝論壇,家有寶寶的媽咪們討論最熱烈的話題,也是日用品漲價。最近的熱點除了奶粉漲價外,紙品的升價也讓敏感的媽咪們開始擔心寶寶「尿不起」。

相關新聞
民眾抗議  藍盾保險公司同意延遲漲價
澳昆省颶風損失不至造成果蔬全面漲價
大陸漲價潮 白酒也瘋狂
美最大食品公司成本飆利潤降 漲價壓力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