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文明

王昊天
font print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提起古代,我們現代人大多會認為那是一個很封建、很傳統,生活節奏又很緩慢的古老時期。而且古代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就是非常的迷信神鬼,占卜之事。以致,我們一提到鬼神,現代人大多會認為那是古人的豐富想像而已。

無論我們對古代的印象如何,但從古時期遺留下來的工藝、文物、種種科學發明、古典文集等等,都在悄悄地顛覆我們現代人對古代文明的認識和評價。

比如,連科學巨擘愛因斯坦都要研究的《易經》,目前眾多專家依然在研究的八卦、《河圖》、《洛書》,歐美的醫學專家進行的能夠證明中國古代醫學認為經絡存在的科研實驗,享譽世界的老子的《道德經》,孔子的儒家思想,中國古代的修煉文化、審美價值、服飾文化、飲食文化、哲學思想、舞蹈、音樂等等都給我們這個世界注入不滅不息的新思想、新觀念、新活力,推動世界的改善。

千百年時間的造化,儘管在不斷的改變著人類社會的樣貌,世界的格局也有了極大的改變。這些不斷產生的現象和變化,是否可以說明一點,也就是人的思想觀念,以及現代科學的認識並不一定是一成不變、絕對、僵化的。

如果,我們以一個形成的固有觀念去衡量看待古代的文化、古文明,是否妥當?因為我們的觀念是在現有社會教育中形成的。

中國留下的古文明中包涵著天人合一的思想,包涵著人對天地的敬畏和感恩。以這樣謙卑的心態、祥和的內在,創作出的文明涉及到社會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且至今,中國古文明帶給人們的神秘、驚奇、內涵和不朽的傳奇,不僅令我們感到折服,而且也為現代人從事藝術創作、科學研究,提供很大的一個思想的空間,也為人們提供不盡的靈感源泉。

其實,現代人之所以難以理解古文明,是因為我們多數站在「古人怎麼可能創造出這麼高技巧的東西」,以這樣一個觀點來衡量。也許,我們的觀念被現有物質緊緊地束縛阻隔著,而不肯想「為什麼古人就不能比現代人高明有智慧」。

這是現實生活中一個很簡單的現象,卻能很好的說明,我們人一旦養成某種思想觀念後,便會在有意無意中,束縛我們認識外界的事物,阻礙認識我們華夏祖先創下的文明。

回首看看,那些無法解開的現象,難以讀懂、解釋的古籍,也許只需要人類改變一下現在固有的觀念即可。反思文明、認識文明,如果人類敢於突破思想觀念的束縛,很多費解的現象,比如,為什麼中國古代的天文、醫學、人體科學,對宇宙的認識,完全站在道德信仰的基點上來看待,也許就不再難以理解。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聞過則喜,顧名思義,就是別人批評自己錯誤時依舊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欣然、虛心的接受意見。這不僅體現著個人的修為與素養,更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
  • 嚴冬過後,美好的春天來臨了,春是一年之始,天地間萬物復甦,生機無限,人們所見所聞皆是春意盎然...
  • 傳統儒、釋、道文化皆從因緣、因果關係,來探討人生意義和歸宿問題。
  • 以寬宏大度的態度去對待別人,是一種美德、一種風度、一種仁愛無私的境界。人生之路需要寬以待人,成功之路更需寬以待人。
  • 說起李白,幾乎無人不曉,人們讚賞他的輝煌藝術成就,更敬佩他一身浩氣,濟蒼生、報國家,矢志不渝追求理想的精神。
  • 北宋時期有一位儒生,他的名字叫劉庭式,當時的蘇東坡,很賞識、敬重他的人品。
  • 昔日孔子在齊國聽舜帝時代創作的大樂舞《韶》樂後,「三月不知肉味」。孔子感嘆道︰「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 杜甫崇高的藝術成就,源於他仁愛、無私的崇高思想境界,在國家、民族面臨危難之時,他關愛百姓,關注未來,呼喚正義,揭露黑暗勢力,用詩歌反映出一代文人道德良知的社會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
  • 中華傳統文化是神傳之半神文化,半神文化當然有它的神跡在。據古人留下的文藝專著和其它記錄中,半神文化的神跡表現遍佈歷代的詩、畫、樂等文藝形式中。
  • 成語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同時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經典中的精粹之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