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過則喜

蕭玉
font print 人氣: 72
【字號】    
   標籤: tags:

聞過則喜,顧名思義,就是別人批評自己錯誤時依舊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欣然、虛心的接受意見。這不僅體現著個人的修為與素養,更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

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他在位時,命后稷按時播植百穀;挖溝開渠以利灌溉;疏通河道,治理洪水;公布五刑,除去四凶族。舜知人善任選用能人,如舜任命許多官職:命禹作司空,主平水土;命棄作后稷,主管農業;命契作司徒,主管五教;命皋陶管理五刑等等。

舜為首領時,把各項工作都做的很好,開創了上古時期政通人和的局面,所以舜成為中原最強大的盟主。舜帝造福於百姓,更具有聞過則喜的德行。

孟子對他的弟子們談到勇於接受批評的問題時,舉出歷史上三個善於接受別人意見的人,即孔子的弟子子路、禹和舜。孟子說:「子路,別人指出他的過錯,他就很高興。大禹聽到有教益的話,就給人家敬禮。偉大的舜帝更了不得,總是與別人共同做善事。捨棄自己的缺點,學習人家的優點,非常快樂地吸取別人的長處來行善。從他種地、做陶器、捕魚一直到做帝王,沒有哪個時候他不向別人學習。」

唐太宗李世民執政期間,唐朝國力強盛,被稱為「貞觀之治」。這樣一位賢明的聖君,他聞過則喜的品德至今令人不能忘懷。貞觀十八年,太宗對群臣道: 「現在我想聽聽自己有何過失,你們要暢所欲言,專談我的缺點。」

長孫無忌等大臣都說:「陛下以恩德教化,使天下太平,何過之有。」侍中劉洎卻說:「陛下聖德確如長孫無忌所言,但近來有人上書,陛下覺得不稱心,當面詰難,使上書者慚愧退下,這不是褒獎進言之路。」太宗聽後,高興地表示:「你說得對,我一定改正。」

歷史給了我們很好的借鑑,聞過,就要敢於正視;聞過,就要虛懷雅量。聽其言,納其說,方能集他人智慧。常自省,方能使自己日臻成熟。

--轉載自明慧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梅花詩的作者是北宋易學家邵雍,他字堯夫,謚號康節..............
  • 李白他的名號「青蓮居士」,還是自稱「謫仙」,都表示他的生命來源非同一般。他媽媽生他之時夢見太白金星..............
  • 中華大地被稱之為神州,從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燧人、伏羲、神農三位神人的出現,神也將陶器製造傳給了人。陶瓷中蘊含著不同時代的文化,凝聚著歷史的真實;各個朝代中陶瓷器的造型、製作工藝以及裝飾,其工藝水準和藝術品味以及獨特的韻味和魅力,都無不體現出不同朝代之特點以及蘊含其中的文化內涵。
  • 製陶是中國最古老的一種手工業,西周青銅器銘文中就有了「陶」字。
  • 秦代陶塑突顯生動、開朗、寫實的風格,西安發現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形象生動逼真,充分顯示出秦代陶塑的精湛技藝。
  • 漢代時期的陶製品無論在質地、品種、工藝以及裝飾手法等諸方面都非常繁盛。
  • 三國、兩晉時期,江南陶瓷業發展迅速,相繼在蕭山、余姚一帶出現了越窯、甌窯、婺窯等著名窯址。
  • 唐代手工業產業的空前繁榮,這與當時朝廷對手工業發展的重視是分不開的,官府設置「將作監」、「少府監」等政府機構,對陶瓷、金工、漆器、染織等進行管理。
  • 五代十國時期的陶瓷業大有進步,宋代陶瓷清麗高雅,色澤柔美自然,造型簡練,挺拔秀麗。
  • 元朝陶瓷業基本上承襲了前代舊制,但出現了青花、釉裡紅兩種極具特色和名貴的品種。自明朝開始,景德鎮已成為「天下窯器所聚」;「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於景德鎮」;「晝間白煙掩空,夜間紅焰燒天」的瓷都。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也有較為詳細的描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