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江:日本地震的經濟影響

胡少江

人氣 64

【大紀元2011年03月19日訊】 本月十一日發生的日本東北地區九級大地震是該國有地震歷史記載以來最強烈的地震。這場特大地震以及隨後 造成的海嘯不僅給災區人民直接造成了慘重的生命損失,同時也給日本人民和世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創傷。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也越來 越關注這次自然災害對日本乃至整個世界經濟可能帶來種種影響。

地震對日本金融市場的衝擊非常直接而且強烈。日經指數在震後應聲下跌,兩天之內跌幅高達百分之二十以上,達到兩年以來的最低點。當然這種 巨大的跌幅主要反映了人們對市場走向不確定性的擔心,在日本中央銀行向市場大幅度注資之後,日經指數已經出現了回升的跡象。但是,從人們 對金融市場的敏感 反應不難看出投資者的忐忑不安和日本金融市場的脆弱。這種大幅度的起伏很有在今後數週內持續。

地震對日本實體經濟造成的損害也不容忽視。 這個損失主要來自於對其生產能力所造成的巨大破壞。處於地震重災區的宮城、茨城和福島三個縣的經濟占日本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七左右。這 裡集中了不少鋼鐵、核電、石油化工以及汽車零部件和電子產品的生產製造企業。由於地震和海嘯造成的交通運輸網絡癱瘓和電力供應中斷迫使不 少企業不限期地關閉了它們的生產線。例如,豐田和本田已經關閉了所有的工廠,索尼也關閉了下屬的六家工廠。

地震、海嘯和核洩露對實體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絕不僅僅只是局限 在東北重災區。由於前後生產鏈的關聯效應,也會對出在日本其他地區的上、下游生產線產生影響。雖然現在對這些影響進行準確的估測還缺乏足 夠的數據,但是不少經濟學家認為,這將使得日本在今後兩年內經濟出現正增長的可能性很小。更有悲觀者認為這次地震將使日本經濟從「失去的 二十年」中恢復的期待成為泡影,甚至有可能使今後十年成為日本經濟第三個「失去的十年」。

也有相對樂觀的經濟學家估計,作為一個外向型經濟體,日本生產能力的破壞使得其不 得不減少向外出口,同時震災後的恢復重建也會在相當程度上提升日本經濟的國內比重。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會減少地震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從中 長期看,對於日本 國內需求的提升和經濟結構的調整會有一些正面的影響。也會導致一些製造業產品的世界市場份額的重新洗牌。最有可能取代日本的世界市 場份額的是與其生產力比 較接近的韓國,同時中國的高技術企業也會有些機會。

相對於其國內經濟而言,日本地震對世界經濟造成的影響將是有限的,這主要是因為在過去 二十年裡,隨著日本經濟的長期停滯和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發展,日本在世界經濟增量中的相對重要性已經有所降低。同時,由於地震對日本石油 等生產能力的破壞 減少了世界市場對石油和其他原材料的需求,它們的價格會出現回落,這對世界經濟尤其是美國等主要經濟體從金融危機中加速恢復可能會有些正 面影響。這些正面 的影響可能會在相當程度上抵消日本地震對世界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

——RFA

相關新聞
胡少江:中東教誨中國
胡少江:穆巴拉克讓全世界緊張
胡少江:中東街頭的民主革命:集權制度走向徹底死亡前的又一次陣痛
胡少江:世界民主陣營在應對利比亞危機時不應受制於中、俄兩國政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