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記者曝濟南餐館 回收剩菜再上餐桌

【大紀元2011年04月30日訊】近日,一記者在濟南兩家烤肉店臥底打工發現,取餐處那些看上去新鮮的小吃、菜品、肉食,有不少是從客人餐桌上回收或之前剩下的。客人並不知道,自己花錢吃到的其實是「剩飯」。

據《齊魯晚報》報導,該記者在第一天工作前的例會上,飯店的廚師長強調「一定不能浪費」。飯店屬於自助餐性質,每天就餐的顧客數量無法確定,一般是晚上多中午少,週一到週五少,週末比較多。

上午9時到11時是午餐備餐時間,劉師傅從冰箱內端出幾碗雞蛋糕,又從桌子下面拿出半桶肉湯後說,「這裡面是排骨,每個碗裡舀上一杓,放進加熱展台就可以了。」

隨後,記者又按要求把裝滿小麵食的蒸籠擺到加熱展台上。其中,很多麵食是剩下的,有的已經硬得摁不動。11時是午餐開餐時間,就餐的顧客看到的都是經過加熱的、冒著熱氣的小吃。

14時左右,顧客吃得差不多了,該記者在其他員工的指導下開始收拾。展台上的菜剩了不少,有的看上去已不能再吃,但他被要求把這些菜收到後面的桌子上。有員工說,「這頓吃不了收起來下頓吃,別浪費了。」晚上下班後,看到的是同樣的一幕。

而在另外一家店內,備肉過程中,除了新切出來的肉,帶記者的肖師傅還會到廚房後面拿回一些醃好的肉。「這些都還能用,不能浪費。」肖師傅不止一次地說,這些肉都是回收的,加工後會再次倒入前台的盤子中。

在肉食部,記者第一次把回收來的肉重新擺到前台盤子裡時有些遲疑,肖師傅看到後直接把盤子拿過去,嫻熟地將肉放入。

更驚訝的是,操作時正趕上有顧客在前台選肉,但肖師傅沒有任何遲疑,而顧客也茫然不知情。「沒事,你直接放就行,就當是剛做好的肉,別人分辨不出來。」記者在廚房發現,這些肉品是服務員清理桌面時留下的,一般都不會被直接倒進垃圾桶,而是分類收上來。

一個從開業就在此工作的員工表示,「垃圾桶是檢查的重點之一。」每天上午、下午、晚上,這個員工都要查看垃圾桶內有沒有還可以使用的原材料。「一定得看好,一個小麵團都不能有,工作中會有人來抽查垃圾桶。晚上垃圾運出之前,保安還會再檢查一遍,如果被查出有能用的原材料,整個組都會被罰款。」

有網友稱,這些現象在大陸的餐館應該是小巫見大巫了。

相關新聞
專家警告松花江水污染威脅食物鏈
東江水嚴重污染 香港居民食物安全受威脅
東江水污染港人食物鏈
六種食物清除體內污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