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恐花症」延燒 通信監控再加劇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4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王明編譯報導)自2月下旬開始,阿拉伯世界接連上街頭抗議獨裁者的浪潮傳播到全世界,中共政府憚於「茉莉花革命」的效應也在中國發生,不斷擴大對手機與網路等的監控。據中國局勢分析人士表示,嚴密監控的方式不斷翻新,敏感字也不斷增加,諸如「抗議」或「示威」等詞彙,不論是中文或是英文,凡第二次出現在手機對話中,通話便會被迅速切斷。人民大學美籍學者墨西(Russell Leigh Moses)分析,中共內部力主嚴格控制輿論的強硬派佔了上風,他還強調,這僅僅是開始而已,後面還有更多的招數即將出籠。

據《紐約時報》報導,日前一位北京企業家使用手機與未婚妻商討吃飯的地點,對話中引述了英國戲劇大師莎士比亞於「哈姆雷特」劇中,皇后喬特魯德 (Gertrude) 回應兒子哈姆雷特的對話說:「我想,那位女士抗議得過頭了!」 (The lady doth protest too much, methinks)。然而,令他意外的是,當第二次提到「抗議」的字眼時,他的電話通訊便立即被切斷了。

這位企業家講的是英語,另一位民眾使用不同的手機,對話出現中文的「抗議」一詞,同樣是話還沒說完,電話旋即被切斷。

種種跡象顯示,過去幾個星期來,中共當局為了遏止任何反政府情緒,以更頑強的態度監視手機通話、訊息、電子郵件和網路上的活動,控制的手段越來越繁瑣且肆無忌憚。

網路控制手段日益翻新

谷歌日前指控中共政府破壞中國境內Gmail電子信箱用戶的功能,使之看起來像是谷歌內部的技術問題,而不是由政府干預所造成的。谷歌認為中共政府這種對言論自由的干涉應受到譴責。

此外,幾種在中國相當流行的虛擬私有網路(virtual private-network)的服務,或者簡稱為VPN,原本設計的用意是規避中共政府的電腦審查制度,現在也陷入癱瘓的狀態,無法恢復運作。這引發了年輕世代的強烈抗議,他們從事學校的研究計劃時只能退而求其次,找尋能穿越所謂的「防火長城」(Great Firewall)的替代方法。VPN在中國受到廣大外籍人士和中國企業家、專業研究人員和學者的歡迎,他們都期望能透過網路自由地與外界接觸。

VPN服務供應商WiTopia,先前終止了中國VPN業務,除了向客戶提出道歉外,並指出受到「逐漸升高的網路中斷阻撓」,不過,並未指明是誰做了這些違法的行為。

除了上述這些問題,據民間觀察的證據表明,中共政府半途攔截監控電腦的輸入資料,並透過不斷更新的關鍵詞彙或網站的名單,遮蔽更多的網路訊息流通,不讓人民知道真相。他們限制人民的言論,往往動機是顯而易見的,過去審查谷歌中國營業執照的資格,時間超過6個多月,就是為阻止谷歌的搜索引擎含有英文單字「自由」(freedom)的搜尋內容。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胡永表示,中共當局檢查的目的,是要不斷發現新的潛在威脅並迅速做出反應。他說:「檢查技術一直都在改進中,而其敏感詞彙的範圍也在擴大,因為需要管控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也在不斷地增大。」

監控越來越嚴 反彈聲浪高

常駐中國17年的BDA中國諮詢公司(BDA China Ltd.)董事長克拉克(Duncan Clark)指出:「監控的嚴厲程度不斷加倍且毫無放鬆的跡象。從我到北京以來,從未見過像現在這樣嚴格的控制。」

這對於許多用戶而言雖不致產生社會危機,但是無法使用V.P.N.的確是件麻煩事。網路顧問稱,干擾了人們每天依賴的電子郵件接收和發送,事情會陷入更加嚴重的地步。這種情況下,人們的反應將更加強烈且更加非理性。

網路顧問(Mark Seiden)表示,擾亂網站和網路連線是中共政府處理不受他們喜愛公司的標準策略, 他們往往不作任何說明,任令受干擾的公司和用戶猜測被干擾的原因。

以谷歌的情形為例,一篇刊登於中共喉舌人民日報的網路文章,把過失歸咎於谷歌是美國政府的工具。該文章中還指出,像臉書和推特一樣,谷歌也「扮演了製造社會動亂的角色」,並「意圖干預其它國家的內政」。

谷歌在中國營業的期間,中共政府視谷歌為危及其政權的威脅。去年谷歌指控中共政府是Gmail帳戶受到網路攻擊的背後幕後黑手,不久之後谷歌便關閉了中國搜索引擎的服務,且引導中國的客戶由香港的網站登入。

北京分析師摩西強調,中共當局的舉措是逐步擴大對電子通信的控制。中共嚴厲打擊電子通信的程度目前並不清楚。部份分析家則認為,中共官員著手試探民眾能忍受網路控制的底線,看看人們能忍受到何等程度。

相關新聞
中共網路控制升級﹐月底成立網路自律組織
中共控制思想牢牢抓緊網路控制權
加強網路控制  中國封鎖新浪與搜狐搜尋服務
分析:中國政府對網路控制的兩手政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