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禁播37首歌的來龍去脈

人氣 50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5月01日訊】4月20日, 一張「違禁歌曲,禁播告示。根據省文化廳要求,以下37首違禁歌曲,不得播放。」的截圖現身網絡,其中陳升的《北京一夜》、任賢齊的《小雪》、蘇芮的《牽手》、張宇的《大丈夫》等點播率極高的曲目赫然在列。這一行為引起各界的廣泛關注與網友的熱議。

據《南方週末》的分析,鄧麗君的《梅花》、張宇的《大丈夫》、羅大佑的《台灣進行曲》、洛克班《征服世界》、大支《台灣SONG》、新寶島康樂隊《大地》、蘇芮《牽手》、六甲樂隊《台客SONG》、鄭進一《愛國精神病》、安迪《勇敢的台灣人》、劉家昌《黃埔軍魂》被禁應屬涉及「台獨和否定政治制度」等原因。

大陸記者查看被禁曲目後發現,《愛國精神病》戲謔一國兩制,而大支的《台灣SONG》更有「阿扁」、「台灣之子」、「生是台灣人、死是台灣鬼」的歌詞,「不能倖免自在意料之中。」至於羅大佑的《台灣進行曲》,是1996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首度開放直選時,李登輝的競選歌曲。而《牽手》、《大丈夫》、《梅花》、《黃埔軍魂》等被禁MTV,其中或有陳水扁等政治人物畫面,或有鄧麗君慰問台灣軍隊等敏感畫面。

對於中共這一限制中國民眾選唱歌曲的做法,各界表達了強烈的不滿。

香港《開放》雜誌的總編金鐘認為,浙江禁播37首歌曲一事是中共當局機構濫用權力干預公眾的文化生活,因為文化生活的選擇屬於私人領域;同時對重慶選唱36首紅歌來控制公眾或青少年,不讓他們有更多的選擇,這是非常不正常的現象。「這種限制只有在極權社會才有。」

中國知名文化學者吳祚來認為用行政指導唱歌是非常不妥當的:「歌聲應該是發自內心的,靠自己的內心情感需要來唱歌,而不能持政治需要來唱歌,這是文明社會起碼的共識。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是用政府通過行政命令的方式,讓老百姓能唱或禁唱甚麼歌,中國歷史上的《詩經》有很多美好的情歌,如果當時被禁,中國的文化歷史該怎麼寫?」

吳祚來還表示:「這樣做的結果會使我們的文化創造力消失,文革時唱紅歌已經造成了我們的文化創造力巨大的萎縮。」

對此,大部份的網友表示強烈不滿。網友「@魚小小0828」表示,「去KTV唱歌就是圖個高興,只要無傷大雅,沒有必要上綱上線。」

網友 「shuyanan」表示,「那些流行的歌能聽嗎?咿呀嗡啊的不知唱的甚麼。還不如《北京一夜》來得暢快,流行加戲曲,京味十足。」

網友「沙留流沙」說,「只能說明文化部讓人民越來越沒文化」。

網友「Qhwanshi」跟帖道,「對暴力、黃色、低俗說不理所當然,但是意識形態是你政治的事,關老百姓甚麼事?不能有個你政敵的形象就封殺吧?不要自作聰明代替老百姓做選擇,老百姓心裏自然有桿秤。」

網友「luyang5656」跟帖嘆道,「我渴求自己生活在自由的國度!」

相關新聞
長島亞美文化節16日登場
新瓦屋客家文化講堂   精心設計課程
達悟族造大船  飛魚文化入台海
港示威文化 非暴力是主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