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真仁:2011中國經濟風雲錄

張真仁

人氣 10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5月31日訊】中國當前經濟面臨短期和長期的危機,今天本文將著重分析短期的危機。四月份,中國上海港口的卡車司機進行了大規模的罷工。司機們罷工的原因是因為抗議政府近期決定提高汽油價格及相關費用。在中國,汽油價格不是由市場供需所決定的,而是由政府透過國營石油公司所訂定的。

過去這一兩年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上漲,逼使中國政府不得不提高國內的汽油價格,來反映越來越貴的購油成本。這理由很正當,然而,卡車司機為什麼這麼憤怒呢?因為他們面臨的不只是汽油價格的上漲,他們就和其他的中國人一樣,每天就看著食物和房子的價格不斷的提高。然而中國工人工資上漲的幅度遠不及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所造成的生活成本的高漲。

中國三月份和四月份的通貨膨脹率較前一年同月份分別上漲了5.4%和5.3%,實質數字可能高於此官方的統計數據,為什麼中國會面臨通貨膨脹的問題呢?答案其實很簡單,當過多的錢在市場流通、追逐較少的產品,自然而然就會追高商品和資產的價格。

那為什麼中國有過多的錢在市場上流通呢?答案也很明確,因為中國人民銀行不斷的在發行人民幣。為什麼明明知道印鈔票會造成通貨膨脹,人民銀行還是再不斷的印呢?原因是為了要維持一個穩定而且低估的人民幣匯率。當中國大量的出口商出口產品到美國,最後會賺取美元,所以出口商和其連帶的銀行將會逐漸持有大量的美元,美元供給的增加在市場力量的運作下會導致美元價格下跌,也就是人民幣價格會上漲,也就是升值。然而中國政府不願意見到人民幣升值,因為這會傷害到中國經濟成長的原動力—出口成長。所以只好硬著頭皮發行人民幣來買進美元,從而進一步買進美國債劵,這是為什麼中國現在累積了三兆美元的外匯存底,這也就代表了中國已累積發行了二十多兆人民幣。

中國外匯干預已經進行了很久了,為什麼直到這幾年我們才見到通貨膨脹的現象?原因是過去人民銀行會同時進行所謂的沖銷(Sterilization),也就是藉由政府發行債劵的方式,讓各家銀行用新增的人民幣來購買債劵,從而回收流通的人民幣。或者是人民銀行會直接要求銀行提高人民幣的準備率,也就是不讓其貸放給民間企業或個人。但是這種沖銷的方式不能長期維持,因為對中央銀行來說這是一個很虧本的生意,因為通常人民銀行所賺取美元債劵的利息都低於中國所發行的國債利率。而要一般銀行持有一大堆的爛頭寸而不能對外貸放投資,也會讓銀行覺得很不合理。

全球金融危機結束後,2009和2010年美國兩次的量化寬鬆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也提前引爆了中國在金融危機前已存在的通貨膨脹問題。為什麼美國的貨幣寬鬆政策,會間接加遽中國的通貨膨脹呢?答案就如前述,因為中國想維持穩定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當量化寬鬆政策進行時,美元供給的增加會直接迫使人民幣供給的增加,因為唯有如此才能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美國的貨幣增加是聯準會(Federal Reserve)想要來藉此刺激美國國內的經濟。然而經由中國的匯率操控,也間接刺激到中國的經濟。只不過中國的經濟問題在這兩年已不是過於疲軟、而是經濟過熱,將人民幣與美元掛鉤,有如在火上加油,讓中國通貨膨脹問題一發不可收拾。

2008年金融風暴發生後,中國政府為了振興國內經濟,大力支持鼓吹國營銀行對企業進行貸放,從而刺激投資需求,也讓這些銀行多年累積的資金從柵欄裡釋放,資金有如洪水猛獸,一出籠就難以控制,這些資金的貸放造就了舉世驚歎的高鐵建設和房地產的投資,而在資金連環槓桿(Leverage)的運作下,也孵出了一個越來越大的資產泡沫。目前中國的銀行界似乎不覺得有任何問題,兩個月前,中國的四大國營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才公佈了他們2010年傲人亮麗的獲利成長。殊不知等到有一天當資產泡沫破滅了,這些銀行有很大比重的貸放資產將成為呆帳,因為借款人無法還款,而銀行持有的抵押擔保品也因為資產價格的大跌而無法彌補這些銀行的貸放損失,接著中國經濟將陷入所謂的去槓桿化(Deleverage)的停滯困境。

中國在90年代有相似的銀行貸放問題,這次銀行和企業的債務問題將更加嚴重,而負面影響也將更加持久。中國政府也已意識到經濟過熱、資金氾濫的問題,所以在過去一年連續的調高名目利率和存款準備率,想用這些辦法來冷卻減少銀行貸放金額的成長,只不過名目利率的上漲遠不如預期通貨膨漲的上漲,所以中國的實質利率還是處在一個很低的水準,再加上人民幣升值的速度和幅度也不夠,所以中國的人民幣實質匯率還是低估的。所以中國的通貨膨脹問題將持續下去,直到泡沫破滅和經濟衰退開始的那一天才會正式的被解決。@*

相關新聞
張經倫:5年工資翻番的暢想
經濟學家:中國目前通貨膨脹率為30%
伍凡:簡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中國的預測
【熱點互動】「中國GDP五年超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