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年男子應該做的健康篩檢

人氣: 2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6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郭慕法編譯)篩檢對於中年男性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篩檢就跟健康檢查一樣,及早發現潛藏的疾病,及早治療防患於未然。例如結腸癌是可以預防的;糖尿病如果及早發現,提早治療可以降低併發症如視力衰退等發生的機率。篩檢有別於一般健檢,是針對特定項目與特定族群而採取的檢查項目, 依個別的年齡、家族遺傳因子及生活型態而有所不同。專家建議中年男子可以定期做以下篩檢:

(一)腸癌的預防與篩檢

大腸癌是包括發生在結腸及直腸內的惡性腫瘤,而其中百分之五十以上是發生在直腸。大腸直腸癌之形成,與肉食、高脂肪食物、低纖維食物之飲食習慣有密切關係。
大腸直腸癌在全球的盛行率不斷攀升,美國有高達66%的膓癌患者,包括美國前總統布希、雷根等名人亦深受其苦。台灣的腸癌患者高達42%,高居癌症死亡率的第三、四位。男人的罹病率比女人稍高,大多數的腸癌是從腸內表皮細胞的異常增生而變成瘜肉,進而形成腫瘤,過程中經過許多癌基因的衍化,時間可能長達數年甚至十多年之久。初期可能毫無症狀,等到腫瘤長大,出現腸癌的症狀,例如排便的習慣改變,腹部有硬塊,或出現腸阻塞等,此時可能已經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了。預防的方法就是在其未轉化成癌症之前及早發現它並把它移除。

一般狀況下從50歲開始就應接受腸癌的篩檢。乙狀結腸鏡檢查是很普通的檢查方法,可以找出瘜肉以及腸癌。進行這種檢查時醫生是使用一條前端裝有攝影機的軟管來檢視結腸,檢查時如果發現瘜肉可以當場就加以切除。另外也可以用CT掃描來代替,CT掃描是將結腸鏡的掃描影像顯現在螢幕上來檢查,受檢人比較舒適。還有一種方式是以鋇顯影劑灌腸的X光攝影,但是後面這兩種方式如果發現瘜肉,還是必須以結腸鏡來加以切除。

(二)攝護腺癌的預防與篩檢

攝護腺癌是一種緩慢進行的疾病,但是也有進展迅速的攝護腺癌。由於攝護腺在骨盆腔內,位於膀胱出口下方環繞著尿道,關係到尿液的釋放,因此當攝護腺出現問題時通常會引起泌尿系統跟著發生症狀。攝護腺的位置很接近直腸壁,所以可由肛口用指診探查攝護腺的情形做癌篩檢測試以提早發現異狀。由於骨盆腔內有大量的神經分佈,因此當攝護腺腫大時也會引起疼痛並可且可能導致陽萎。若是侵犯到泌尿系統時,則會有血尿情形。若壓迫到輸尿管或尿道而導致腎功能障礙時甚至會變成尿毒症。有些攝護腺癌病患是因為腰酸背痛才去看診,檢查後才知道已罹患末期攝護腺癌,早期的症狀因為不明顯而未及時檢查。所以中年後的男性,如有異常的腰酸背痛時,要提防攝護腺癌的可能性。

健康男性所需要的攝護腺篩檢測試還包括數位直腸鏡檢查(即電腦數位影像檢查),以及攝護腺特異性抗原血液測試。攝護腺特異性抗原血液篩檢測試有一些風險與限制,可以向醫生諮詢。中年左右的男人與具有攝護腺癌家族病史的男人應該向醫生諮詢並接受這項檢查。美國泌尿協會建議男人最好從四十歲開始接受這項檢查。

(三)高血壓的預防與篩檢

高血壓的風險隨著年齡增加而提高,並且與體重和生活型態有關。 高血壓會引起嚴重的併發症,導致腦部,心臟,腎臟以及視網膜等器官受損病變。但是病發前可能沒有任何症狀。

高血壓是可以治療的,接受治療可以降低發生的風險。 因此必須要清楚知道自己的血壓,如果太高就趕快看醫生接受治療。

血壓有兩個指數,一個是收縮壓,一個是舒張壓。收縮壓是心臟壓縮時動脈的壓力,紓張壓則是心臟舒張時, 血液在動脈流動的壓力。正常的血壓是120/80,而第一期高血壓則是140/90以上。 介於120/80和140/90之間的算是高血壓前期,是高血壓之前的主要症狀。 若血壓達到160/100以上則是屬於第二期高血壓。要多久量一次血壓取決於血壓有多高,以及個人的危險因子有多少。通常每日一至三次, 若血壓穩定的話則每週一至二次。

膽固醇與高血壓的關係

低密度膽固醇含量過高的話會在血管中引起粥狀化的板塊,堆積在動脈血管壁並破壞血管壁,因而增加心臟疾病的風險。動脈硬化和動脈狹窄可能會進行好幾年而無任何症狀,到了某個程度就會導致中風與心臟問題。改變生活型態並接受醫療,可以減少壞的膽固醇位準並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空腹血脂肪檢測可以讓你知道自己的總膽固醇、壞的低密度膽固醇、好的高密度膽固醇、以及三酸甘油脂的位準。這些數據能告訴你是否應該開始採取一些預防或治療以減低罹患心臟病、中風及糖尿病的風險。成年人建議每五年做一次空腹血脂肪檢測,男人從35歲開始應該定期做膽固醇檢測。

(四)第二型糖尿病的預防與篩檢

糖尿病乃是身體將葡萄糖轉換成能量的功能發生障礙的現象。人所吃進去的食物會在胃中消化,並轉化成葡萄糖。葡萄糖經由血管輸送到全身各處的細胞,但是必須藉由胰臟所分泌的胰島素將葡萄糖帶入細胞以提供能量。糖尿病患者由於胰臟所分泌的胰島素不足,或是其所分泌的胰島素未能正常運作,導致細胞無法獲得所需的葡萄糖。葡萄糖聚積在血管內,導致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過高,但細胞卻處於缺少葡萄糖的狀態。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帶有糖尿病,糖尿病若未加以控制有可能導致心臟疾病、中風、腎功能受損,並可能因為眼角膜的血管受損而失明,還會導致神經受損、陽痿等症狀。 如果及早發現治療,這些是可以避免的。可藉由飲食及運動進行減重,同時配合醫療以避免併發症的發生。

檢測糖尿病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空腹血糖測試,也可以用A1C測試(糖化血红蛋白检测)。A1C測試可以讓你知道最近2到3個月血液中糖份的平均狀況,將糖尿病前期血糖偏高的狀態也納入評估。A1C檢驗的優點是不需要禁食,病人可以隨時做這項檢測。健康的成年人應該自45歲左右開始每三年檢查一次,如果是屬於高膽固醇及高血壓的高危險群,就必須提早開始這項測試並縮短間隔期間。

(五)皮膚癌的預防與篩檢

皮膚癌可分為三種: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黑色素細胞瘤。最危險的皮膚癌是黑色素細胞瘤,它是從專門製造皮膚色澤的黑色素細胞中所產生。 上了年紀的男人發生這種情況的機率比同齡的婦女多兩倍。日光中的紫外線是造成皮膚癌的主要危險因素,經常在陽光下長時間曝曬越容易得到皮膚癌。皮膚癌的進展通常會侵犯鄰近的組織,造成腫瘤轉移。

皮膚癌最常見的警訊是在皮膚上的一些變化,美國癌症協會及美國皮膚科學會建議民眾自行定期檢視自己皮膚上斑點的形狀、顏色、大小有無任何改變。 例如皮膚上出現硬塊,或是出血結痂,或是粗糙乾澀的鱗屑狀斑塊。然而,即使皮膚出現這些情形,也並不一定就表示罹患皮膚癌,因為皮膚的腫瘤大部分是良性的。 上述情形如果持續兩三週,就應該趕快去看皮膚科醫師,做進一步的確認及檢查。在進行定期的癌症篩檢時應請皮膚科醫生檢查,早期發現,及早治療,效果才會好。

(六)睪丸癌的預防與篩檢

睪丸癌在男性中是比較少見的,約佔所有男性癌症的百分之ㄧ,機率很低。睪丸癌成因目前仍然不明,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的研究發現,男人若比身高平均值每高出五公分,罹患睪丸癌的機率便增加百分之十三。另目前所知,約百分之十的睪丸癌病患有隱睪現象。

睪丸癌初期並無明顯的症狀,最常見的症狀是睪丸腫大,並常伴有陰囊沉重的感覺。美國癌症協會建議在做例行健檢時順便做睪丸癌篩檢檢查。有家族史或隱睪症的高風險族群則應該向醫生尋求建議或檢查。醫生建議,男人可以在家做例行性的自我檢查:檢視陰囊表面皮膚有無異狀,陰囊有無硬塊,睪丸是否平滑,大小及形狀有無改變等。醫生建議在洗熱水澡時順便檢查,因為此時陰囊皮膚比較鬆弛。如果發現與上次的情形不同,建議讓醫生用超音波做進一步的檢查。

(七)青光眼的預防與篩檢

青光眼會逐步的損害視神經而導致失明,並且在沒有明顯的不適狀況下發生無法治療的視力損傷。青光眼對視力的侵害一般是從視野兩旁開始,視野會逐漸變窄,因此病人往往沒有發覺已患上此病,直到病情嚴重視,野範圍已經很低的情況才去看醫生。青光眼篩檢測試的作用是檢查眼球內是否有異常的高眼壓,並在其還沒危害到視神經之前加以治療。

青光眼檢查可依年齡加以安排,40歲以下的人約二至四年檢查一次,40-65歲之間的人約一至三年檢查一次,較年長者間隔期間要縮短,65歲以上者應每半年至一年檢查一次。
如果有青光眼家族史或是眼睛曾受過傷,以及經常在使用類固醇藥物的高危險群,則應該向醫生諮詢多久或什麼情況下要做檢查。

(八)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與其篩檢

HIV是引起愛滋病(AIDS)的病毒,存在於受感染者的血液或分泌物中。病毒會藉由人身體各部位的的分泌物或傷口接觸而傳染給他人。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或疫苗,現在的治療僅能在防止HIV演變成愛滋病的過程上產生一些作用,但這些藥物都有嚴重的副作用。

感染HIV的人有可能維持很多年都沒有症狀,必須透過血液測試才能知道。第一種測試叫ELISA或EIA,其方法是測試血液中有無HIV抗體,但是未受感染的人也有可能在這種測試中呈現陽性反應(陽性反應表示受到感染)。因此還必須用第二種方法 – 蛋白印跡試驗法,來加以驗證。對於剛受到感染的人,由於仍處在空窗期,測試結果仍可能是陰性反應,因此必須定期重複測試。大部分受到HIV感染的人會在兩個月後呈陽性反應,但是仍有百分之五在六個月後仍呈現陰性反應。

單一的忠實伴侶是避免感染HIV的最有效方法,安全的性行為也是防制感染HIV的必要措施,孕婦若是感染HIV必須盡快向醫生諮詢如何避免腹中胎兒受到感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