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玲親職講座 家長學生都受益

font print 人氣: 6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6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郭益昌台灣彰化報導)彰化縣永興國小26日舉辦一場,陳彥玲親職教育講座主講幸福家庭、美滿人生,約30位學生家長帶著孩子到場聆聽,分享陳教授在兒童發展、特殊教育、醫學等三個碩士學位的經歷。陳彥玲強調正向的親子互動方式與深入淺出的內容,讓家長們瞭解善念與營造正向環境的重要性。

永興國小校長、訓導主任、輔導主任與校護都全程參與兩個小時的演講,陳彥玲教授也讓現場的學生家長實際模擬,如何運用正向、與鼓勵的話語來安撫孩子情緒,有別於一般的親子教育書籍,實際讓家長操作並且互相學習。目前沒有教導家長如何教育孩子的課程,而隨著人權意識的抬頭和媒體的過度渲染,孩子甚至誤用家暴專線等社會資源,而許多家長往往已自身的成長經驗來教育下一代,反而容易造成親子關係變得緊張與誤解。永興國小便邀請社區內的家長來聽講座,學習更多新的知識,讓學生的教育從學校到家庭得以延伸。

陳彥玲指出,環境影響人的行為甚巨,媒體與社會機構過度渲染下,讓孩子使用保護機制卻不懂分寸,往往只想要有權利,忘了應有的義務與責任,父母要教導孩子的重點,就是人在無知的情況下的確會犯下錯誤,既然犯錯了就要把他變成人生的智慧,而善念就是親子最佳的互動方式。

永興國小校長鄭錫禧表示,時代的變遷,校內來自外籍配偶的家庭的學生大約有60多位,校方在重視學生的家庭教育下,因此主動邀請社區民眾帶著孩子來學習,如何教養新世代的孩子,同時讓校內同仁進修,朝正向、善念的方向來教育孩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李文報導)台灣明慧教育學會二十五日於國立台南社教館舉辦的親職講座,越來越受到民眾歡迎,第三場更吸引了將近二百位的民眾前往聆聽,主講題目為天生我材必有用,由理事長陳彥玲主講;讓你對兒童身心發展有更深入的了解,體認教養方法及態度對孩子的自我建構有著深遠的影響。
  • 由縣府教育局及社會局合力規劃,並由各相關國小、苗栗縣幼兒教育福利協會及苗栗縣幼兒教育協會合力承辦的「親職講座」及「親子活動」,今年度起將於各鄉鎮市陸續舉辦各19場次,希望能加強幼托園所老師及家長親職效能及成長學習。
  • 「家庭是孩子第一個學習環境,父母是孩子第一位導師」。因此,父母與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力,是十分深遠與不容忽視的。
  • 近來校園霸凌事件頻傳,令許多老師、學生及家長憂心忡忡。為了讓大家能更進一步了解霸凌的成因及防治,崇光國小日前在學校的視聽教室,與大紀元時報合辦一場親職教育講座,題目為『建立孩子的良性情緒與人際關係發展‧有效防治霸凌』,由陳彥玲教授以輕鬆的口吻,帶領大家從各方面認識霸凌。
  • 傾聽時,可以表達一些支持行為,如拍肩、給予安慰等。(Shutterstock)
    「聆聽、聆聽。我很想這麼做,但他什麼都不告訴我!」我不知道曾經從多少已經不抱希望的父母口中聽到這句絕望的抱怨。其實,光是打開心房和耳朵並不足以讓孩子說話!
  • 漫無目的的育兒,是一件非常慌亂的事。有了孩子後的每一天,我們都要面對許多抉擇:替孩子準備什麼食物?找什麼學校?玩什麼運動?如果父母心無定性,總是猶豫不決或朝令夕改,家庭就會陷入各種混亂。
  • 絨毛玩具
    六歲之前還是處於自我為中心的時期,沒有所謂的「他我概念」,如果這時強迫孩子分享,其實是搶劫的行為,要讓孩子懂得「分享」,應該先滿足孩子的占有欲,然後藉由模仿、身教、品格教育,逐漸成形。
  • 歡迎來到少兒階段。在這一階段,一個不能小覷的常見現象是:與父母交談可能是孩子心中排在最後的一件事。好消息是,你可以再次開啟與孩子的對話。
  • 很多媽媽問我,現在孩子精得很,挑戰叛逆的語言一堆,連很小的孩子都會挑戰權威,好難教!情緒就像一顆球,孩子丟出來,當爸媽的應該要適時轉化這些脾氣,千萬不要用情緒硬碰硬,不然過一陣子你就會在孩子身上發現自己的影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