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更加自信?

如何讓孩子更加自信?

font print 人氣: 6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6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肖甜綜合報導)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接受鼓勵而產生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成長內容,是父母應時刻關注的步驟。孩子的自信心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在點點滴滴的生活實踐過程中積累形成的,下面的這些貼士將讓父母幫助自己的孩子建立自信。

告訴孩子:永遠對你充滿信心

家長往往對孩子的成功給予極大的關注,但當孩子遇到困難挫折時,更需要家長的安慰和鼓勵。一方面,此時孩子容易自我懷疑,家長對他的信任會加強他的自信。另一方面,孩子的失敗在所難免,此刻千萬不要對他進行否定性的評價或懲罰。只有接受孩子的失敗,並幫助他總結經驗教訓,孩子才有機會不斷獲得信心。

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

孩子只有感受到父母的愛,才能保持輕鬆愉快的心境。避免讓孩子感到自卑,使他能沐浴在愛的陽光中健康成長。

別「壓制」孩子的快樂

很多孩子都喜歡玩,但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小的時候媽媽最好不要去要求孩子玩甚麼,例如捏泥巴、抓蟲子都很不衛生,但是只要孩子對這些感興趣,也能給孩子帶來真正的快樂,父母就不應該去阻止。

讓孩子感到他很重要

孩子們喜歡別人需要他的感覺。給他們分派任務,如自己整理床,或打掃傢俱,這樣孩子會覺得自己很重要。

教會孩子敢於犯錯,敢於失敗

孩子在試著做事情時,難免要犯錯誤,這時做家長的要有意識地避免用任何言語或行為向孩子表明他是個失敗者,讓孩子有勇氣去犯錯誤,去糾正和改正錯誤。

試著養寵物 增加孩子自信

有研究顯示,相比不養寵物的兒童,養伴侶動物的兒童更少感到孤獨,有更強的分享傾向,更願意照顧幼小的兒童。而且飼養寵物可以讓孩子感到自身的重要,極大地增強自信心和責任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現代很多父母都用「付費」的方式讓孩子表現好,其實讓孩子無償的幫家裡做事也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 父母都期望孩子擁有良好的紀律,希望他/她活的快樂,懂的尊重他人,也受他人尊重,能夠擁有自律性,將來成為社會的人材與未來的棟樑。簡單的說,紀律就是讓孩子知道,何事該做或不該做,也就是教導孩子服從規定;紀律中有賞有罰,看似簡單,然而過程中的確得花上一番功夫與心力去達成。
  • 婚姻圍城裡難免潛伏著兩個人的戰爭,有時一句碰撞心底的話,口角戰爭馬上一觸即發。一句話,是火上澆油,還是息事寧人,往往決定於我們的言語。一句幽默的解嘲,一句恰倒好處的歉意和撒嬌,不僅能平息爭端、掌握主動,還能讓你們的婚姻在磨合的過程中更親密、融洽而快樂。
  • 身為母親,似乎除了犧牲還是犧牲,然而孩子卻仍然令人頭痛不已。到底問題出在哪裡呢?
  • 要培養孩子的理財觀念,不妨就從壓歲錢下手吧!
  • (大紀元綜合報導)由耶魯大學教授蔡美兒(Amy Chua)點燃的「虎媽」教育爭論依然在持續。美國三大廣播公司之一的美國廣播公司(ABC)的金牌女主播JuJu-Chang(韓國名張賢珠)稱,「父親對我的教育非常嚴厲,我雖然取得了成功,但我的童年時期過得很痛苦。」
  • 向孩子宣布,當他們讀大學時,得仿效爸爸辦助學貸款,孩子大叫:「這太殘忍了吧!」經過當爸的信心喊話,孩子們開始認同這種想法。
  • 沒說出來,但不表示不需要。觀察對方的需求,才能表達適當,才能讓彼此的愛長長久久......
  • 柏拉圖在《理想國》一書中提到,孩子10 歲之前只需要施予體育、音樂與宗教的教育。體育課程是為了要鍛鍊孩子強健的體魄,音樂是為了要陶冶孩子健康的心靈,而宗教信仰是給孩子約束的力量,因為 10歲之前是人格形成與奠定的時期,過了這一個時期,人格的修正便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至於知識的教育其實是很容易獲得的。
  • 設法在孩子的一思一念,一言一行中,種下善良的種子,灑入純真的養分。唯有生長在善良純真的教育土地裡,才有可能在將來隨波逐流的驚濤駭浪中,破浪前進;才有可能在將來侵奪教育領土的漫天烽火中,守護住孩子最後最美麗的家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