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抗議掀風潮 選舉添變數

標籤:

【大紀元7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孫天美吉隆坡特稿)馬來西亞「乾淨與公平選舉聯盟」成立於2006年11月23日,5年間兩度發起民眾上街頭遊行,向1957年獨立以來執政至今的國民陣線(National Front)政府要求舉行公平公正的選舉。

多年來馬國每到全國選舉,關於幽靈選民的議題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提出討論,在野黨曾經指證一個以馬來人為主的住宅區,竟然在選民名冊中出現20個華人的名字,而長居當地的民眾,竟然對這20名華人完全不熟悉。

去年砂勞越州(Sarawak)補選時,也被選舉觀察員發現,選舉名冊中有1507名選民並沒有註明地址的門牌號碼。

此外今年6月19日,又有在野黨的馬來籍成員出示證據,表示他母親一個人住的房子裡,選舉名冊竟顯示有6名馬來人和5名華人住在其中。

對此,馬國選舉委員會向來難以提出明確的說明或反駁,平息民眾心裡的積怨,「乾淨與公平選舉聯盟」首次於2007年11月10日號召民眾走上街頭,儘管未獲警方發給許可,政府更要脅將逮捕參與者,但依然有逾10萬人參加示威。

近5年後,「乾淨與公平選舉聯盟」再度號召民眾走上街頭,雖然依然受到警方封路和大肆鎮壓影響,但也有約5萬人參加,誠如國家文學獎得主薩伊德(A. Samad Said)所言,他從來沒見過如此多元種族的民眾一起走上街頭。

馬國政黨結構傾向族群性質,在總人口中馬來人佔逾5成、華人近2成5,其餘人口則為印度人、錫克族人、土著等,而國民陣線中的巫統歷來都獲得大多數的馬來人支持,因此穩坐執政聯盟龍頭老大地位,也因此採行內閣制的馬國政治體系,自獨立以來的總理都由巫統領袖出任。

2007年「乾淨與公平選舉聯盟」首度遊行,間接造成國民陣線在2008年大選中失去5個州的執政權和失去國會2/3多數,是歷年選舉中成績最差強人意的一次;「乾淨與公平選舉聯盟」這次發起第二次遊行,以參與民眾的種族分配來看,這個現象也許暗示很可能在明年舉行的全國大選會出現許多大變數。

相關新聞
希臘大罷工 示威警民衝突
越南頻示威  迫中共談判解爭端
內蒙牧民再示威 抗議汙染被毆
山東煙台約1500退役軍人示威遊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