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面面觀

社工的甜蜜負荷:孩子

Tiwei

人氣 1
標籤:

不是母愛使然,而是或淡或濃的情緒交錯下,我想給他一個擁抱……

今天來了個孩子,一進門,看到了他濃密的睫毛下,有雙黑白分明的慧黠大眼,黝黑的皮膚,淡褐色的短髮,削瘦的身形,過短的七分牛仔褲,在深色踝上襪子間,仍有一段健康膚色的距離,我想那是一件穿了許久的褲子。

他的聲音很小,我幾乎要傾盡全數耳力去聆聽,才能分辨他說了什麼。他的頭很低,小心剝下一小塊的仙貝,一口接一口地送入口中,坐在被二個大人包圍的蛋型會談桌邊,還有另一個大人,在外圍豎著耳朵一同加入這場初次的訪談。

吃完一包仙貝,他開始玩手指,狀似在拍下手指沾上的餅干屑和糖霜,又像在玩手指頭用來迴避些什麼?接著,喝著我為他倒的溫開水,一口一口不停的喝著,C社工問:你很緊張嗎?他點點頭。

他和縣府社工說:「他喜歡幻想,因為在幻想的虛擬世界裡,連跌倒了都不會痛,什麼事都變得美好了起來。」我們也會幻想,但我們想的多半是天馬行空的隨想,不著邊際的痴想,不切實務的奇想,因為生命無虞,飲食穩定且充足,手足雖競爭,但仍有健全的父母會提供及時的管教與阻止……但他呢?

他的微小力量,不以為自己離家後能獨活,也不知天下之大,哪能落腳容身,跟著這一群失功能的長輩和手足一同生活,是打從出生以來,就這麼生活的習慣了,媽媽多次進出監獄,家中常有各式男人來來去去,各式刺鼻的氣味,成了屋子裡最熟悉的氛圍,和大人們一起淪陷似乎也沒什麼不好的!是吧!

我猜想,他似乎是在為自己開啟一個無痛、無餓、無羞辱、無歧視的仙境,給自己持續活下去的動力與心靈依靠。若今天換個生命角色,我若是他,我能多堅強?一個中年級的孩子,如何能做好自我保護?似乎好難,想想,可能不和他們一樣時,會被揍得更慘吧!

我不以為我能做得比他好。所以我內心深處是佩服著他的韌性與努力。他的生命經驗裡,多半的時光是不穩定的、缺愛與太少關愛的,任何一句話,似乎都讓他一再思索著、估量著,是否是真的或是會討皮肉痛的,還是是有條件以交換的……他很複雜,沒錯,但若太單純,他怎麼活得下去?

導師的責怪,恨鐵不成鋼的急迫,與全班同學進行道德勸說的同時,從其家庭到他的人格與言行,做了深度且不留情面的揭露與指責,他的人際互動出現了困難,他的求學環境因為他的偏差行為,成了萬劫不復的定罪,從此墜落無底的深淵谷底,沒有人伸出援手給與協助與救贖的機會,但他仍未發展出攻擊性人格,或有進一步的自傷行為,無論你怎麼解讀這個孩子,我仍覺得他十分了不起。

今天看到他,不是母愛使然,而是或淡或濃的情緒交錯下,我想給他一個擁抱,我想和他說:「你安全了。」「我們可以重新有一個不同的生命經驗,我們一起試一試吧!」「你是被愛的,你是值得的,你是有力量的。」

孩子!加油!我們一加油。◇

相關新聞
蝴蝶效應:繞過家庭被「職業化」的循環
醞釀效應:把「放下」放入你的經驗口袋
如何讓你的求職信更亮眼
一流部屬職場應對術:提高身體印象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