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輝:事故頻發的故宮和內外有別的中石化

周曉輝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8月17日訊】2011年,似乎是故宮的「霉運年」。盜竊事件、「錯字門」、「會所門」、「哥窯瓷器被毀」、「書札門」接連被踢爆,甚至幾十年前故宮賤賣御林軍鎧甲一事也被翻了出來。一時間,故宮成了眾矢之的。面對人們「故宮的安保措施到底如何」、「故宮到底是誰的故宮」、「故宮的管理是否專業」等質疑,故宮除了在「錯字門」後予以道歉外,並沒有給出讓人滿意的答案。作為副部級國家機關的故宮的癥結到底在哪裏?

有研究者認為,同西方的公立博物館相比,故宮在幾個方面存在著缺陷。在西方,館長遴選,董事會說了算,政府說了不算;而故宮的館長則是由文化部任命,自然聽命於政府部門。在西方,雖然博物館的財政由國家撥款,但財務支出有報表有審計;而同樣吃財政飯的故宮的財政運作外界知之甚少,更不用說審計和監管。在西方,博物館有審批有訴訟,對於未經處置館藏品之人要追究其責任;而故宮則是既無公開問責制度也無擔當。此外,西方的博物館的修葺是為了還原歷史,而故宮則是為了修葺而修葺。據說在幾年前故宮大修後,國家文物局的一位官員如此評價道:「好像是進了影視城」。

顯而易見,故宮的問題出在其體制上。有專家呼籲,故宮應該學習歐洲國家的先進經驗,把所有力量整合在一起做文物保護。問題是,西歐洲管理博物館的先進經驗故宮能汲取嗎?

不妨先說說館長的任命。以大英博物館為例,雖然其受英國政府文化體育媒體部行政管轄,資金主要來自國庫,但大英博物館的館長並不由政府指派,而是由博物館理事會任命。在25名現任理事會成員中,除了英國女王任命的一名人選之外,英國首相府、英國皇家學會、英國科學院以及倫敦文物學會等不同部門分別提名理事會成員,他們都是諸如英國石油公司總裁、英國金融保險公司高管,以及劍橋大學分院院長這樣的社會名流,不在大英博物館拿工資。

如果故宮也成立這樣的理事會,吸收政府、大學以及大公司的精英成員,且不說其中的利益如何平衡,單說在中國這樣一個「官本位」的社會中,文化部願意放棄管理權嗎?再有故宮的管理者們願意脫離政府的管理嗎?他們是寧願對政府負責還是對百姓負責?

如果連館長的任命都擺脫不了行政的控制,那麼討論其財政透明、實行公開問責制度等也不過是空談而已。因為一個不必對人民負責的博物館,它只要讓上級滿意就好。

如果說故宮中的文物被保護的如何並非是很多普通中國老百姓關注的重點,那麼油價的漲跌正好相反,因為這與民生息息相關。幾日前,受國際油價連續幾日大跌影響,大型國企中石化香港油站公司宣佈自8月10日凌晨下調汽柴油價格,汽柴油價格分別下調0.1港元和0.18港元,下調後,香港兩種汽油價格超級汽油及汽油每升分別為17.34港元及16.4港元,柴油每升11.6港元。這也是香港中石化自5月以來的第四次調價。不過,對於內地油價,中石化依然是「我自巋然不動」,降價的影子都沒有見到。

按照中石化和中石油的理論,全球油價上漲時,提高油價,是與「國際接軌」;全球油價下跌時,無法降價,則是調價時期和條件不成熟等。而香港降價彰顯的「內外有別」則戳破了上述理由不過是藉口而已。

因為在香港,如果中石化和中石油拒絕降價,則面臨著被淘汰出市場的危險,因為香港市民可以去選擇加德士石油公司、美孚石油公司等的產品。也就是說,中石化和中石油只不過是香港市民的選擇之一,沒有這兩家,人們照樣有油用。而在內地市場,中石化和中石油則壟斷了一切,人們只能被動接受。它們之所以有著如此的能量,完全在於它們是副部級的國家大型企業。

毫無疑問,貌似不搭界的故宮和中石化能夠如此忽略民意,無非仰仗的是自己的國家機關或企業身份。這樣的身份,普通老百姓又能奈何呢?

相關新聞
中石化稱天價酒是魯自用 被批「丟卒保帥」
網曝中石化最敗家油田指揮
中石油中石化設局求減稅  日賺數億仍稱虧
中石油中石化「做局」求減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