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食含毒素青口 卑省60人病倒

人氣 9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8月31日訊】 (大紀元記者陳怡然溫哥華報導)加拿大食品檢驗署(CFIA)本月初曾宣布,一批在卑詩養殖的貽貝(mussels,也稱青口)由於含有腹瀉性貝類毒素(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s,DSP)而須回收。直至目前,衛生當局統計卑省已有60人因食用這批含毒素的青口而致病,食檢局再度呼籲民眾切勿食用。
  
受影響的青口來自卑詩「島嶼海產養殖場」(Island Sea Farms Inc.),7月19日至8月2日包裝的產品,分別以Saltspring Island Mussels、Albion Fisheries Ltd、Pacific Rim Shellfish Corp.、Albion及B & C Food五個品牌出售,重量由5磅到其他重量不等。這些青口主要供應給卑詩、亞省、沙省、緬省及安省的餐館及批發商。DSP中毒癥狀為唇舌麻木,發展為四肢麻木,並伴有頭暈、噁心、胸悶、站立不穩、腹痛、嘔吐等症狀,嚴重者會昏迷、呼吸困難甚至死亡。
CFIA與溫哥華沿岸衛生局、溫哥華島衛生局、卑詩疫控中心及聯邦衛生部聯合調查貽貝出現腹瀉性貝類毒素的原因,調查員認為這些青口被生物體毒素污染是主要原因。據卑詩省疾病控制中心醫生Eleni Galanis介紹,腹瀉性貝類毒素中毒在加拿大西部是首次發生,加拿大僅於1990年早期在Nova Scotia地區發生過類似案例。Eleni Galanis表示雖然這種中毒一般不會致命,但是往往伴有腹瀉、嘔吐、頭暈、腹部抽筋和發冷。   

雖然官方非常驚訝會發生中毒事件,但是幸運的是有毒產品被加拿大食品監督局及時召回。Eleni Galanis認為當局從這個事件中要吸收教訓,以避免再次發生。她認為在海產成長過程中是很難避免被毒素污染的,因此食品檢驗署要嚴格檢測毒素含量,這是避免污染產品抵達消費者的重要一環。
  
根據食品檢驗署網站上的信息顯示,DSP是加拿大水產業中生物體毒素三個受關注的問題之一,另外兩個分別是記憶缺失性貝毒(Amnesic Shellfish Poisoning, ASP)和麻痺性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食品檢驗署沒有公布何時開始檢測食物中DSP的含量和原因,也沒有透露在之前的檢驗程序中是否進行了DSP檢測。
  
但對於消費者而言,由於含有DSP的海產無法進行視覺、嗅覺和味覺上的辨別而造成難度。甚至高溫烹調也不會減弱DSP的毒性。DSP食物中毒後沒有解藥可以立即解決,一般需要經歷3天的難受才會慢慢恢復。
  
根據2004年聯合國食品和農業機構公布的一份海產生物體毒素報告中顯示,日本、歐洲、智利、泰國、加拿大的Nova Scotia地區、塔斯馬尼亞島和新西蘭都曾經有DSP中毒的記載。而且報告中強調近年來,病例在逐步增加,並且病發在新的地區。

這不是一個很小的麻煩,在1984年,瑞典的青口產業曾經受DSP的影響而停產一年。卑詩省貝產養殖協會(BC Shellfish Growers Association)主席Roberta Stevenson表示,DSP中毒在其他國家很普遍,但是在加拿大很少見。他表示,該協會已經對引起毒素的原因開展研究,也在觀察未來的變化,但是目前還沒有找到答案。   

太平洋西北貝產公司(Pacific Northwest Shellfish)是一個位於溫哥華島東海岸Fanny Bay養殖牡蠣和蛤的公司,該公司的Alan Rowan透露所有出口到歐洲的產品都經過了DSP測試,但是在六月底的食品檢驗署會議上,他第一次聽說本省的水產含有DSP。
  
Rowan認為對於本省的多數海產商而言,應該是第一次碰到DSP問題,他推測今年反常的氣候可能是導致水產被毒素污染的原因,他感到對於DSP在卑詩省出現的原因還需要進行大量的調查,而業內人士對生態學的知識也需要加強。 ◇◇

相關新聞
食檢局:發現卑詩青口含毒素
卑詩省保守黨黨領羅仕德談競選綱領
卑詩省增加家庭福利金  家庭平均多獲445元
加空大校友會拜訪經文處 喜獲嘉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