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職場的十個行為準則(2)

黃丙喜、馮志能、林立仁

人氣 16
標籤:

準則3 親手參與具核心價值的工作,讓自己快樂

美食作家蘿拉‧夏皮羅在她的《烤爐裡的訣竅》一書中指出,餅乾和餡餅脆皮雖然重要,但它們本身畢竟不是一道獨立菜品。

一位家庭主婦可以很高興地面對別人的稱讚受之無愧,儘管她的菜品裡包含某些採購來的成分。

不過蛋糕卻經常作為一道獨立的點心端上桌子。更重要的是,蛋糕還含有某種感情意義,它通常象徵「特別紀念」。

用「只不過是」買來的預製混合粉製作生日蛋糕,我們的家庭「麵點師」絕不會(或者當眾承認)做出這樣的事來。

不但她本人會覺得丟臉和愧疚,她的客人也會感到失望,認為桌上的東西並不是特意為他們準備和製作的。

就快樂職場而言,問題來了,一方面,你希望事情是自己做的,而且為此自豪,另一方面又想盡量減少廚房勞作,如何在兩者之間取得微妙平衡?

烤爐裡的訣竅和70/30烹飪法則是一個可以參考的準則。以「半成品烹飪」聞名的桑德拉‧李,發現了準確計算平衡點的公式,並申請了專利:半成品烹飪「70/30黃金分割原理」。

疲於奔命的廚師為了節約時間,在烹調過程中用了七○%的半成品(蛋糕粉、瓶裝蒜茸、罐裝海員式沙司)和三○%自己獨出心裁的加工(蛋糕粉裡加點蜂蜜和香草末,海員式沙司裡加點鮮羅勒),就能夠感受到創造的快樂。

準則4 社會壓力下,人的失常表現

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爾是集中營倖存者,他在《追尋生命的意義》(Man’sSearch for Meaning)中,描寫激勵因素等社會動因對人的行為造成的影響。

其中的一個故事是,一個口吃的病人,無論他怎樣努力,就是改不掉這個毛病。而唯一說話沒有出現口吃是他十二歲那年,這次他乘電車沒買票被售票員抓住。

他想用說話口吃的毛病引起售票員的同情心,把他放了。他想結巴地說話但原來他說話口吃不需要激勵因素,現在突然有了激勵因素,他反而不口吃了!

另一個故事是,一個害怕出汗的病人,一旦他預料到自己馬上要出汗,這種先期出現的焦慮就足以導致他出汗更多。換句話說,這個病人害怕出汗,拚命阻止出汗形成的強烈的社會動因,反而導致他出更多的汗。

社會壓力的窒息現象不僅僅限於人類。人們對多種動物也進行過類似實驗,發現也有同樣的現象。

根據心理學的自我表現理論或被人評價理論,有他人在場,會促使個人想要表現最好的一面,所以在做簡單的工作時,會更努力集中精神,但是,這種力求表現的心理,在做複雜的工作時,反而可能因過度焦慮而導致表現不好。

準則5 你是不是電腦和機器的奴隸

這類的場景與話題對你應該也經常發生。你搭飛機出差去,鄰座的男士與你坐定之後,都不約而同地檢視自己智慧型手機上的郵件,等飛機進入飛行狀態,關閉手機電源,開始閒聊:

他:你覺得智慧型手機好用嗎?

我: 挺方便的,不過也有問題,有了它我老是查看郵件,甚至停車等燈、坐電梯時都忍不住查看郵件。

他:你說得不錯,自從有了它,我花在郵件上的時間比過去多得多了。

我: 新科技產品為的是提高生產率,不過我用上這些東西以後,工作效率是高了還是低了,還真說不清楚。

他:你是做什麼工作的?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長時間的壓力除了造成荷爾蒙不平衡之外,也是影響心情的重要關鍵喔!

壓力傳導的機制其實是很複雜的,會讓你的大腦皮質、杏仁體、腦下垂體、交感神經、腎上腺素、心臟血管…都會因為你的壓力而變得很忙碌!

持續的壓力在焦慮與憂鬱症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所以,要學會「放輕鬆」…不要因為開車+熬夜+趕時間=撞到警車,讓自己的腎上腺素分泌整個爆高到超表! 也不能像吃大麻一樣,讓自己High到沒有應有的風險意識,那也是個很麻煩的事。

現代通訊科技的發達等於置自己於「二十四小時通體透明」的情境中,如果不善用控制,反而會成為機器的奴隸,讓自己的工作停不下來,沒有辦法休息,科技新貴經常過勞死,這種原因居多。機器是給你用的,永遠要提醒自己不要反而淪為它的奴隸。@(待續)

摘編自 《快樂職場EASY學》 商周出版社 提供

相關新聞
不一樣的釣客
職場新人 如何獲老闆青睞
社工的甜蜜負荷:孩子
暑假打工防騙  郝:5不3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