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涵:漫談眼睛和時空

人氣 4

【大紀元2011年09月16日訊】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人所獲得的外界信息,90%以上來自眼睛。可是,眼睛見到的,一定真實麼?

「杯弓蛇影」故事中的樂廣,牆上的弓的影子落在杯裡,被來家裡喝酒的朋友看成了一條小蛇,眼睛看見是「幻影」;「情人眼裡出西施」嗎?可見心理感受能給眼睛造成「錯覺」;地球圍著太陽轉,然而人們所見到的卻正好相反,因為參照物變化而給人眼造成了「假相」。別有用意的人,用一些精心捏造的錄像資料來欺騙人們,有意讓人們看到「假相」,這就更需要利用一些常識和細節來好好分辨了。

事實上,由於受人所在的物質空間和觀察能力的極大限制,眼睛見到的東西很多都是虛幻的。我們所感覺、接觸到的基本上是分子構成的物體,人眼所能看到的,也只是位於分子和星球之間的景象,並非這個大千世界的全景。

眼睛的功能就好比照相機。光線通過照相機的鏡頭,經過鏡頭的聚焦,投射到底片上,在底片上產生化學反應,從而產生清晰、固定的照片。眼睛的角膜和晶狀體好比鏡頭,瞳孔好比光圈,視網膜好比底片。

光線到達視網膜,經過一系列複雜而精密的光化學反應,經過視網膜感光細胞的加工,形成神秘的生物電信號,最終在大腦思維中成像,形成視覺。

肉眼看到的形象不過是對可見光的感知而已,而可見光在電磁波的大家族中僅僅只是一個極窄的波段。如果眼睛具有接收並分析宇宙的紅外線、紫外線,並且有相應的「底片」來成像的話,那說不定也能看到多姿多采的奇妙世界。

目前科學家已證明很多天體發出的光並不是可見光。各種天體都會釋放電磁輻射,這些輻射只有一少部份以可見光的形式出現,大多數則是不可見的。這些輻射攜帶著天體的多種信息,以光速在宇宙中穿行,經過成千上萬年來到地球。

再高級的相機,也只能將三維世界的信息過濾掉,在底片上產生二維平面圖片。眼睛的局限性則更大,它將無數時空維度的信息過濾掉,使人只能看到我們這個狹窄而固定的三維世界。

人的肉眼雖然看不見多維度的空間,但肉眼看不見並不代表不存在。

對於多維空間的存在,科學家早已從不同角度在研究,並認為是完全可能的。現代弦理論的T對偶性理論認為,如果宇宙縮小到小於普朗克長度 (10的負35次方米),宇宙將轉變為一個對偶的宇宙,隨著原先宇宙的縮小而不斷增大。因此電子到原子核之間和分子到星球之間一樣,也是一個極其廣闊的空間。

一些量子物理學家提出存在著與「我們人類所存在的空間」平行存在的「平行世界」。而我們人類只能在它的一個層面上活動。

再大膽一步,如果宇宙中確實存在多維空間,那麼試想一想:多維空間裡面是否也有可能存在物質、或以其他形式存在的生命體以至於高級生命呢?

正如電影裡總會有「穿幫」鏡頭一樣,人眼看不見的多維時空也會偶爾洩密,令我們這個物質空間出現一些不可思議的現象或事件。目前就有許多這方面的案例記載:

1970年一架飛機從美國飛越百慕達上空時,突然從雷達螢光幕上消失了10分鐘,與地面失去聯繫,其實就是去了另外的時空。

1968年6月1日深夜,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律師蓋拉爾德‧畢達爾博士,由布宜諾斯艾利斯向南驅車,數小時之內連人帶車,稀里糊塗居然行駛到了直線距離6千公里以外的墨西哥城,其實他完成了一次超越時空的旅行。

安徒生童話《幸運的套鞋》講述的就是一系列人物穿越時空的奇特經歷。

海市蜃樓通常被人們當作是光線折射而形成的虛像,其實它就是另外空間的景象在人肉眼所看到的物質空間、陰差陽錯地閃現。

大千世界,奧秘萬千。我們看到的、我們通常所認為的自然現象,其實不見得就是真實的。眼睛的局限性,反映了思維的局限性。我們所被灌輸的一些習以為常的觀念,似乎很自然,其實往往是扭曲的。這需要我們用心來觀察、來分辨,才能認清真相。

願人們能逐漸瞭解眼睛和思維的局限性,用我們的慧眼、慧心來看清這個世界。

相關新聞
陽光三峽 穿越時空的古鎮
林謙:遠時空暢想曲
祥和國小畢業生約定六年後啟動時空膠囊
數位星象儀 帶你跨時空觀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