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磚家」鑒定古董向「錢」看

人氣 41
標籤: , , ,

【大紀元2011年09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韓婕綜合報導)中共制下的假、大、空最近發揮到極致,五位大陸頂尖古董鑒定專家,收取佣金將一位富豪訂製的「金縷玉衣」估為價值24億人民幣(3.8億美元)的鑒定報告,如今更讓「中國磚家」國際露臉。

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楊伯達等5名頂級專家,為曾經的「中國超級富豪」謝根榮自製的「金縷玉衣」鑒定並估價24億元,以此到銀行騙貸10億餘元(1.59億美元)的貸款。令人見識到中國富豪日進斗金的經營方式。

謝根榮的騙貸案件同時曝露了,大陸銀行的內部管理和監管不健全。 如2005 年1月,中國銀行黑龍江哈爾濱分行河松街支行前行長高山貪污逾10億元人民幣外逃加拿大後,銀行才知道。

謝根榮的騙術被拆穿後,5名頂級專家的鑒定能力和操守也被人質疑。

法制晚報報導,華爾森集團總裁謝根榮涉嫌偽造古董,向建行騙貸,建行兩位行長輕信了「古董磚家」的評估報告,且在發現被騙貸6億多後,不但未報案,還繼續為其違規提供資金4.56億元,導致銀行最終損失5.4億多元(8,445萬美元)。

中國詐騙富豪謝根榮

華爾森集團總裁謝根榮一度名列中國富人榜第163名,資產6.2億元,但這些錢是從銀行騙來的。

2000年9月,謝根榮偽造555份房貸合同,以假房貸的方式從建設銀行騙貸6億多元。他的副手証實,華爾森集團從成立開始,一直都是靠銀行貸款生存的,基本上是負債經營,通過借貸來維持公司的運轉,貸款的資金成本是非常高的。

為了西洋鏡不被拆穿,謝根榮雇請牛福忠為其用零散玉片,穿製了一件「金縷玉衣」和一件「銀縷玉衣」,為了將這兩件假玉衣「升值」,還找了5位專家作了價值連城的鑒定報告。

新京報報導,謝根榮的哥哥指,從1998年開始,謝根榮用華爾森公司的錢收集古玩,而大部分古董都是從南潯鎮的江南一條街買的,大部分都是贋品。

磚家原來是這樣鑒定的

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楊伯達承認,鑒定過程確實不太合乎規矩,大家就在玻璃櫃子外面走了一趟看了看,就幾十分鐘,還稱他是在史樹青領導下,隨了大流,別人怎麼說,他自己也就怎麼說了。他說,臨走時謝根榮每人給了一個信封,可能裝了萬把塊錢。

中國寶玉石協會原副會長、北京大學寶石鑒定中心主任稱,按照常規,玉石鑒定程序有大約30個步驟,如稱重、收樣、手摸、儀器檢測等,但那次鑒定,玉衣在玻璃罩子裡,只能肉眼看。在那種情況下,就是最權威的人說了算。他也承認,當時兩件玉衣的估價偏高。

在法庭上,牛福忠說5位專家給玉衣寫了個文字說明和估價後,收取了幾十萬元的評估費,中國寶玉石協會原秘書長李勁松則堅稱謝根榮只給了每個人幾千元車馬費。

據稱,曾擔任過中國收藏家協會秘書長,現為世界書畫藝術家聯合會主席、世界收藏家協會副主席兼中國總會會長、世界文物藝術品鑒定評估委員會主任的王文祥承認,當時謝根榮已經表示過,「金縷玉衣」、「銀縷玉衣」是他買來零散的破碎玉片穿起來的。

王文祥辯稱,玉片零散著,將來很可能被丟棄。能把市場上這些容易丟棄的玉片收集起來,用金線穿成「玉衣」,對國家來說是個貢獻,算做了一件好事。

鑒定專家是王文祥找的,評估報告是他歸納了大家的意見之後落筆起草的。牛忠福說,當時錢給了王文祥,他們怎麼分的就不知道了;但王文祥指謝根榮只給每人一萬多元的費用,不是牛福忠作證時說的「幾十萬元大家分」。

古董古不古 向錢看

據悉,大陸古董業內流行「不打假」按評估價值收費。鑒定專家李勁松証實,按照慣例,評估費是評估價值的1%到5%。

因此有人靠賣假貨賺錢,拿著假貨先報價,一些「磚家」就按報價開評估報告、收費,賣假貨的事後以「磚家」鑒定書賣假貨。以假「金縷玉衣」為例,24億的1%就是2,400萬人民幣。

據法制晚報報導,一位不願具名的收藏家表示,在鑒定界,如果一位名家已經開出了評估報告,其他同行通常不會「拍磚」,都是聽之任之。

相關新聞
徐州楚王陵金縷玉衣修復成功
專家修復迄今年代最早的楚王陵金縷玉衣
洛陽兩座東漢王室墓出土金縷玉衣片
「磚家一闢謠,大家馬上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