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M面臨外國收購風險 渥京如坐針氈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1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平編譯報道)《加拿大投資法令》正式發布後的數十年內,從未正式用過,直到2010年澳洲必和必拓集團(BHP BILLITON)慾收購加拿大Potash鉀肥公司和2008年美國阿聯特技術系統有限公司(Alliant Techsystems)慾收購卑詩麥克唐納.迪特維利聯合有限公司(MacDonald, Dettwiler and Associates)時,才被聯邦政府正式引用,推翻2家公司的收購計畫。

加國的驕傲 RIM面臨收購危機

據《環球郵報》報導,目前加拿大黑莓手機製造商RIM公司股價慘跌低谷,各競爭對手正虎視眈眈打算收購,但RIM公司創辦人又毫無出售打算,故外界認為此時的任何收購意圖必不懷好意。
  
所有競爭對手中,最有可能競標的是美國公司,另外中國手機公司也可能有收購意圖。無論哪國開價爭購,只要競標大口一開,屆時渥太華必定會如坐針氈。
  
事實上,在RIM公司這個問題上,渥京已經是如坐針氈了。《紐約時報》記者奧斯汀(Ian Austen)在最近一篇文章中說到,加拿大政府以RIM為榮,一直不希望讓外國公司收購。
  
去年12月,哈珀總理也曾對記者表示,高科技公司對加拿大來說非常關鍵,儘管RIM公司管理機遇與挑戰並存,但大家知道RIM是加拿大非常重要的公司。
  
既然如此,RIM成為渥京高層座上客也理所當然了。據悉,去年下半年,RIM公司高層曾與聯邦財長費拉逖、哈珀總理參謀萊特(Nigel Wright)和加拿大工業部政策顧問-歐利瑞(Sean O‘Leary)等高層曾有過親密會晤。
  
到時RIM公司如需要聯邦政府出面保護,聯邦政府肯定會出面,但又讓外界更擔心加拿大不歡迎外國投資,勢必會對本國經濟造成嚴重不利影響。

反收購不符合《投資法》?

《加拿大投資法令》規定,工業部長應對3.12億以上的外來收購交易進行審查,確保收購有利本國經濟,但評判收購是否有利本國經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府官員主觀看法。
  
鉀肥公司收購事件後,渥京高級官員表示要好好澄清《投資法》,但一直未見行動。英國諾頓羅氏律師事務所(Norton Rose)伯尼(Derek Burney)律師最近表示,人們擔心的是在企業收購審查上,加拿大會採取保護主義政策,會用有利本國利益的政治角度、而非國際商務和投資角度來看問題。
  
不久的將來,如渥京再次推翻另一起高端國際收購,又不根據《投資法》提供詳細的決策依據說明,可能真的要永遠帶上保護主義的標籤了,更嚴重是還會令外國投資望而卻步。
  
目前聯邦政府不如趁此事尚未發生之前,好好澄清《投資法》,至少讓市場放心加拿大政府高層任何投資決議都是有據可依,有法可查,而非個別政客個人好惡決定。
  
去年倫敦證交所(LSE)收購多倫多證交所(TMX)一事上,聯邦政府未插手,最後LSE因無法得到TMX股東足夠支持而罷手。參與此事的內部人士事後透露,事實上,政府在秘密會議中透露,自Potash鉀肥公司收購事件後,政府再也不想親自動手否決什麼外國收購了。

相關新聞
安省無家可歸者激增 調查:出獄者找不到房
安省警方追回價值1000多萬被盜車輛
多倫多政府派40隻山羊管理草地 應對入侵植物
多倫多經歷熱浪 公寓大樓居民籲法定室內最高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