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懷民率領雲門2舞團首度美國巡演

---台灣優秀青年編舞家 為紐約喬伊斯劇院春夏舞季打頭陣

人氣 12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1月27日訊】享譽國際的台灣雲門舞集甫於去年十月初,第五度獲邀於紐約著名的下一波藝術節(Next Wave Festival)150週年慶之大師系列,演出《屋漏痕》(Water Stains on the Wall) 大獲好評。今年二月初,林懷民將帶領雲門2首度巡迴美國,包括紐約、田納西州的納許維爾、麻州的威廉思頓、加州的舊金山與聖地牙哥。雲門2到訪紐約,將於二月八日至十二日為現代舞重鎮聞名的喬伊斯劇院(The Joyce Theater)二□一二年春夏舞季做開幕週演出,此亦為雲門2開啟國際巡演的重要里程。此行雲門2帶來四位台灣青年編舞家,布拉瑞揚、黃翊、鄭宗龍與伍國柱的五齣膾炙人口作品《出遊》、《Ta-Ta for Now》、《流魚》、《牆》與《Tantalus》,要讓紐約見識台灣青年編舞家的活力與實力。

  林懷民於一九七三年創立華人世界的第一個當代舞團「雲門舞集」,以獨特的東方舞蹈身體語彙,在世界舞壇與威廉佛塞、碧納鮑許等舞蹈大師齊名。雲門舞集三十多年來,舞跡遍佈全球重要藝術節與劇院。一年之中,舞團長達五個月的時間在世界舞台上巡迴演出,於台灣的時間同樣行程滿檔,編創演出新作,更定期舉辦可以容納上萬人的免費戶外演出。雲門2於一九九九年創立的初衷,即因林懷民有感舞團未能擁有更多時間,將舞蹈深入紮根台灣各角落。因此,林懷民邀請知名舞蹈家,同時是雲門第一代舞者的羅曼菲擔任創團藝術總監,招考年輕舞者,網羅青年編舞家,帶領雲門的第二個品牌踏遍台灣。

  雲門2創立之初,適逢台灣九二一大地震,羅曼菲帶領舞團全體到災區,以舞蹈撫慰受創地區民眾的心。多年來,舞團不僅深入台灣超過一百多個鄉鎮市,超過兩百個校園,並於每年春天固定演出「春鬥」,提供青年編舞家創作發表的機會。

  「春鬥」每年巡迴台灣重要城市,皆造成票房滿座,業已成為台灣舞蹈觀眾必參加的年度盛會。曾與「春鬥」合作的包括香港的黎海寧,伍國柱,布拉瑞揚、鄭宗龍、黃翊等編舞家。直至二□□六年,羅曼菲因癌症過世,林懷民接下雲門2的藝術總監一職,持續鼓勵青年編舞家創作,並於二□一一年十月帶領雲門2首赴香港,展開國際巡演,四場在香港文化中心的演出票房亮麗,早於演出前兩個月完售,演出後,獲得觀眾、藝文及劇場界人士及媒體大力激賞,紛紛表示期待雲門2下次再訪香港。

  二□一二年二月,雲門2將帶四位編舞家,一個晚上五種風格迥異的作品到紐約喬伊斯劇院。雲門2的編舞家個個早在國際舞台上展露頭角,屢獲大獎。編舞家鄭宗龍今年七月與十月連續奪得義大利與西班牙世界編舞大賞的頭獎。舞團這次帶來鄭宗龍被舞評家稱為「美麗、流暢、發人深省」的作品《牆》。

  出身台東排灣族的原住民編舞家布拉瑞揚對紐約舞蹈愛好者來說不算陌生。曾於二□□九年與二□一一年初,兩度受邀於美國現代舞指標性的瑪莎葛蘭姆舞團編舞,布拉瑞揚今年夏天更受邀於美國舞蹈節(American Dance Festival)的 「Past/ Forward」委託創作中,同美國知名編舞家崔拉夏普(Twyla Tharp)與瑪莎克拉克(Martha Clarke)並列委創編舞家。明年布拉瑞揚與雲門2一起到紐約,將以作品《出遊》再度展現他擅長的戲劇張力。

  最年輕的編舞家黃翊二十七歲,被林懷民稱為「可怕的孩子」(I』enfant terrible),法文意指才華洋溢的小孩。二□一□年獲得丹麥編舞比賽大獎,二□一一年更獲美國舞蹈雜誌推舉為「二十五位最受矚目的舞蹈工作者」。黃翊此次以兩個作品《Ta-Ta for Now》與《流魚》呈現他的多元風格。

  在德國碧納鮑許創立的福克旺舞蹈學院習舞的編舞家伍國柱,風格被舞評家讚許「近乎天堂的身體語言」。旅德期間經常應邀為雲門2編舞。二□□五年,以三十五歲之姿當上德國卡薩爾國家歌劇院的舞蹈劇場藝術總監。二□□六年因血癌病逝台北。伍國柱作品個個受歡迎,深深觸動世界各地觀眾的心。雲門2持續演出伍國柱作品,將動人的作品與精神長留於舞團。這次雲門2美國巡演中,觀眾得以再見伍國柱的作品《Tantalus》。

  雲門2美國巡演行程自二月一日啟程到田納西州,旋即在二月四日於Langford Auditorium,Vanderbilt University演出一場。詳細購票資訊,可洽Ticketmaster Telecharge at 1-800-745-3000 或www.ticketmaster.com
  雲門2美國巡演
  2月4日(六)8pm
  Langford Auditorium, Vanderbilt University
  Nashville, Tennessee
  2月8日(三)7:30pm
  2月10日(五)8pm
  2月12日(日)2pm & 7:30pm
  The Joyce Theater
  New York City, New York
  2月15日(三)
  Mainstage, 62』 Center for Theater and Dance
  Williams College
  Williamstown, MA
  2月18日(六)
  Luckman Theater, Luckman Fine Arts Complex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os Angeles
  2月22日(三)
  Mandeville Center Auditorium
  University of San Diego, California ◇
========================
雲門2
  1973年創立的雲門舞集,早年以「藝術與生活」展演活動,行走台灣各地,為藝術扎根。隨著國際邀演增加,1999年5月成立雲門2,以培養年輕編舞家與專業舞者,以及深入各鄉鎮社區及校園巡演為宗旨,接棒推廣舞蹈藝術。

  雲門2的創團藝術總監羅曼菲,於1999年至2004年間,透過「青春編舞工作營」的舉辦,邀請傑出的年輕編舞家與舞團合作,在年度「春鬥」舞展中,與名家作品同台呈現。十多年來,合作過的編舞家包括羅曼菲、黎海寧、林懷民、古名伸、伍國柱、布拉瑞揚、鄭宗龍、黃翊、孫尚綺等。舞作風格迥異,充分展現舞團多元樣貌及舞者青春的活力與能量。

  舞團也以講座結合演出的有機形式,將舞蹈帶進社區和校園,深入全台及金門、馬祖和澎湖等地,走過上百個鄉鎮、社區,近兩百所學校,超過800場演出,為70多萬民眾起舞。九二一地震重建區,學校禮堂、醫院、城鄉活動中心、部落廣場等,都是雲門2的舞台。

  2000年,國立中正大學邀請舞團在校內規劃短期的藝術講座、舞蹈課程及示範演出,開啟了舞團「藝術駐校」的推廣模式。連續十年在中正大學開設的「與雲門2共舞」通識課程,已有二千多名學生選修。舞團也在台大、交大、中央、東華、高雄醫學、義守、台灣科技等大學駐校。

  企業是雲門2實踐理想的重要推手。2001年起,在國泰金融集團支持下,透過「國泰藝術節──校園巡迴演出」,走進各級學校演出,十多年來,所到之處,無不受到學生熱烈歡迎,校園網路留言發燒不斷。

  「藝術駐縣」更是舞團讓民眾感受「藝術與生活」結合的機會。2007年起,雲門2受邀在高雄縣、桃園縣及嘉義市,進行「藝術駐縣」活動,每次兩週時間走訪縣內十餘個鄉鎮社區或校園,舉行一連串藝文活動,受到當地民眾熱情回應。
  
  伍國柱 Tantalus編舞家
  1970年出生於台灣高雄縣彌陀鄉,24歲才開始學舞。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主修導演,畢業後赴歐,進入德國福克旺藝術學院舞蹈系,獲舞蹈家文憑。其後應聘福克旺藝術學院客席教師,為舞蹈系編作《一個洞》、《賦格》,他也應邀為烏帕塔歌劇院《奧菲》編舞。伍國柱的作品深具內涵,又不失幽默,獲邀於歐洲各藝術節邀演。

  德國舞評家讚揚他的作品是「嬉戲、輕盈與深沉的完美結合」,紛紛以「令人屏息」、「令人懾服」來形容。2004年,應聘德國卡薩爾劇院舞蹈劇場藝術總監,媒體宣稱:「伍國柱將帶領德國卡薩爾劇院舞蹈劇場走入新的歷史!」

  旅德期間,他也與台灣舞團合作。他為台北越界舞團編作《花月正春風》,並多次為雲門2編作,作品包括Tantalus、《前進,又後退》、《西風的話》等,尤以2004年作品《斷章》最獲好評。《PAR表演藝術雜誌》舞評認為,這個作品「掌握舞蹈劇場美學與精神的驚人成熟度」,德國舞評家譽稱為「幾近天堂的身體語言」。

  2004年,伍國柱首度與雲門舞集合作,編作《在高處》。中國時報驚呼他是「可怕的天才!」德國劇場雜誌更盛讚他的編舞才氣,直追當代荷蘭編舞大師漢茲‧凡‧曼儂。就在《在高處》演出前,伍國柱發現罹患血癌。歷經十六個月抗癌奮戰,2006年病逝於台北,年僅36歲。

  黃翊 《流魚》、Ta-Ta for Now 編舞家
  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創作所的黃翊,是極富潛力的年輕編舞家。攝影、錄像、裝置藝術,都是他涉獵的領域。他「擅長以細膩、有機的方式處理舞台上的真實身體,而同時又能在影像的虛擬空間中拓展身體與視覺關係出人意表的可能」。2010年以《低語》獲丹麥Cross Connection國際編舞大賽第二名。同年以《交響樂計劃 壹、機械提琴》獲得台北數位藝術節第一屆數位藝術表演獎首獎。2011年獲美國舞蹈雜誌選為「25位最受矚目舞蹈家」。

  2004年以《灰階》初試啼聲,獲得「舞躍大地」舞蹈創作比賽銀牌。同年應邀在兩廳院「新點子舞展」發表《The Film – 序》。2005年獲菁霖基金會獎學金赴美,為美國舞蹈節編作Messed,舞評家譽為「舞蹈節最佳舞作」。2008年《身.音》首次應邀為雲門2編作,累積創作包括《流魚》、Ta-Ta for Now、《紅》、《浮動的房間》及《機械提琴 交響樂計劃之一》。

  他也擅長結合層次豐富的影像與細膩的肢體展現,「在影像和舞蹈的穿梭中展示出深不可測的底蘊和舞蹈潛力。」2007年由羅曼菲舞蹈獎助金補助的舞蹈影像作品《轉 – Spin》,獲國立台灣美術館推薦,應邀於法國Enghien-Les-Bains Centre des Arts國際科技藝術節演出。2008年於國立台灣美術館竹林內廳,以四面環場觀眾席的形式作現場演出,結合裝置展覽、記錄片展示,觀眾反應熱烈,2010年應兩廳院之邀於國家實驗劇場演出全新版本《SPIN 2010》。
  
  布拉瑞揚.帕格勒法 《出遊》編舞家
  布拉瑞揚‧帕格勒法,這位名字在排灣族語裡有「快樂的勇士」之稱的原住民編舞家,十二歲受雲門啟發,立志要成為舞者。未受過正規舞蹈訓練,但以優異的天賦考入左營高中舞蹈班,並保送考取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首次編舞即獲舞蹈家羅曼菲讚為「台灣舞蹈界難得的後起之秀」,隨即發表「布拉瑞揚獨舞展」,成為第一位發表個展的在校生,並獲《台灣舞蹈》雜誌票選為「舞台上最亮的舞者」之一,媒體讚賞為「能編,能舞,能讓你流淚」。

  從亮眼的舞者到風格獨具的編舞家,布拉瑞揚是台灣土生土長的創作者。2000年在雲門擔任主要舞者,同時應邀為雲門2創團首演編舞。2004年5月,擔任雲門2首位駐團編舞家,編創《出遊》、UMA、《百合》、《星期一下午2:10》等舞作;作品《預見》被譽為「視野與質地已遠冠同輩,直追世界級的大師,有季利安那般的細膩神祕質感,在情感的推波助瀾上,卻更大膽狂野、毫不手軟」。2006年為雲門舞集編出深具土地情感的傑作《美麗島》,由民歌教父胡德夫與雲門舞者同台演出。

  布拉瑞揚的作品氣度恢弘、語彙鮮明,具有強烈的能量,《美國舞蹈》雜誌讚許他「擁有強大而傑出的天分」。他經常受邀於美國維爾國際藝術節、雅各枕舞蹈節、澳洲WOMADlaide藝術節巡演;2009年為美國瑪莎.葛蘭姆舞團編創經典《悲慟》系列,紐約時報讚譽「強烈的感染力,清新且獨樹一格的風格,使布拉瑞揚的作品最為顯著出色。」2011年3月再度受邀,為該舞團編創新作Deaths and Entrances,在林肯中心玫瑰劇院演出。同年夏天,為美國舞蹈藝術節編創新作 Landscapes 2011 ADF,深獲觀眾熱烈喜愛。

  鄭宗龍 《牆》編舞家
  當今最受矚目的新生代編舞家之一,德國、澳洲、倫敦、香港都看得到他的作品。
  鄭宗龍「對世事有單純的關懷,他的舞蹈卻表現人性複雜深沉的情感。」作品「美麗,流暢」,「令人振奮且啟發人心」,被譽為台灣新世代「最擅長掌握抽像音樂結構的編舞者」,「不僅駕御音樂游刃有餘,更展演出舞者身體不同於尋常舞作的情緒溫度」。2006年的作品《狄德貝許》,自全球25個國家300個作品脫穎而出,獲得德國路德維希港劇院「No BALLET」當代編舞比賽銅牌獎;隔年應邀於「新舞風」展現作品的台灣編舞家。2011年以《在路上》獲羅馬國際編舞比賽最佳團體獎,西班牙MASDANZA編舞大賽首獎,並獲邀於西班牙巡迴。

  鄭宗龍自幼習舞,曾參與游好彥舞團、台北芭蕾舞團。2002年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畢業即加入雲門舞集,隨團參與紐約下一波、澳洲墨爾本、美國舞蹈節等重要國際藝術節巡演。他自大學時期即開始創作,多次應邀為台北藝術大學、驫舞劇場、卓庭竹舞團編舞。作品《較量》於台北國際舞蹈會議演出、《似相》入選兩廳院「新點子舞展」、《地下室》入選「亞洲青年編舞營」。《爻》應邀為「亞太藝術論壇」開幕,《白膠帶》獲邀於馬來西亞舞蹈節演出,《記憶》應邀赴香港舞蹈節,由香港演藝學院重新搬演。
  2006年,首度為雲門2編創《莊嚴的笑話》,後成為雲門2特約編舞家,陸續為舞團編作《變》、《牆》、《裂》,及與臺北市國樂團跨界合作的《樂》。2007年,應邀為澳洲布里斯本Expressions舞團編作Fragments of Memory,備受好評。2009年,為倫敦拉邦過渡中心舞團編作Radix。同年,他與驫舞劇場共同創作演出的《骨》於紐約Joyce劇院演出。
  (台北駐亞特蘭大經濟辦事處) ◇

相關新聞
亞特蘭大台灣商會網路安全及防詐騙講座
達美股東要求公司停止干涉工會組建
最高法駁回阿拉巴馬死囚重判請求
喬治亞港務局貨櫃吞吐量增長22%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