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茹:六尺巷的傳說

張茹

人氣 3508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1月31日訊】「千里捎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這是一首至今廣為流傳,弘揚仁義,宣導謙讓,主張寬容處世,大度待人的通俗詩作。也是在告誡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處理爭端與矛盾之時,要謙恭禮讓,寬厚待人。只要各退一步,就能化干戈為玉帛。

這首膾炙人口的「讓牆詩」還有另外一種說法:「紙紙索書只說牆,讓渠徑寸又何妨。秦皇枉作千年計,今見牆成不見王。」此詩流傳下來的故事較少。

前者其相應故事有多個版本,有地方具志記載下來的,也有民間流傳下來的。不管哪種版本,但都大同小異。不管出自於誰,我們只選擇其中幾個為例:

傳說一:桐城縣誌有記載:清代康熙年間宰相,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張英,世居桐城,其府第與吳宅為鄰,中有一屬張家隙地,向來作過往通道,後吳氏建房子想越界佔用,吳氏想佔用兩家之間的公共隙地建房,勢必影響了張英家人的正常出行,張家僕不服,雙方發生糾紛,告到縣衙,因兩家都是顯貴望族,縣官左右為難,遲遲不能判決。張英家人見有理難爭,便寄書京城,告訴張英之此事。張英閱罷,在家書上批詩四句:「一紙書來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中得到張英寄回的信,家人細讀回書後,豁然開朗,遂退讓三尺。吳家見狀,覺得當朝權臣如此寬宏大量。權重卻不恃權、位高卻能謙和禮讓,深受感動,也效仿張家向後退讓三尺。於是張、吳兩家之間就形成了一條百來米長六尺寬的巷子,被稱為「六尺巷」。巷道南側原為清朝名臣張英的私宅,北邊原為吳氏私宅。據說,就這麼一條普通的百米巷道,每日慕名前往參觀的絡驛不絕。

張英身為一朝宰輔,卻不恃權壓鄰,待人寬厚。同時還教育家人謙讓求和,其言其行彰顯了儒家修身、齊家、仁者愛人的博大內涵。傳承了中華民族「裏仁為美、禮讓睦鄰」的美德。張英不但以身作則、謙遜禮讓,還教育家人及其他身邊人員,激勵後人大度做人、秉禮處世。家學淵源,善益子孫,據《桐城縣誌》載,張英次子張廷玉為康熙朝進士,居官五十多年,歷康、雍、乾三朝,官至保和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軍機大臣,乾隆朝晉三等伯、加太保。張廷玉長子和次子亦官至內閣學士,四子官拜兵部尚書、贈太子太保。張家一門數代高官厚祿,應說是得益於清廉的家風,得益於「六尺巷」。

傳說二:清朝康熙年間的大易學家、理學家胡煦在京為官時,收到家信,老家與鄰居為房屋地界發生糾紛,以至中間巷道狹窄幾乎不能走人。胡煦當即寫下「千里捎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托人帶回家中。於是胡家在原來的基礎上朝裏讓了三尺,鄰居非常感動,也朝裏讓了三尺,過道多了六尺,為此陡然開闊,行人不再感到狹窄,於是時人稱此巷為「仁義巷」。此故事在光山縣幾乎家喻戶曉,已被載入《光山縣誌》。胡煦大度待人,寬厚允和,得理卻饒人,寬恕了有過錯的鄰里,要求家人主動退讓,那種包容萬物、兼收並蓄、純厚中允的博大精神,體現了一代儒臣的風範。

傳說三:在合肥三孝口西南側,曾有一巷,名「龔萬巷」,又名「龔彎巷」。說起該巷由來,在民間流傳有一頗具趣味的傳說。

當年這裏曾居住著兩戶相鄰的人家。一家姓龔,家主為朝廷重臣,人稱「龔大司馬」;另一家姓萬,家主為地方權貴,人稱「萬大老爺」。此兩戶人家,雖相鄰多年,但並不來往。好歹是左鄰右舍,各走各的門,各用各的灶,井水不犯河水,倒也相安無事。

孰知這年,龔、萬兩家同時大興土木,翻建房屋,大有以亮宇而顯榮貴之意。其實這本是各家自己的事,但問題是,此兩戶人家在翻建房屋時,均欲將各自山牆向外延伸,以擴大房基,結果引發了爭吵。你不允我不依,一時間吵得天昏地暗,直吵到縣衙老爺那裏。

龔、萬兩家都是有權有勢的人家,縣衙老爺乃七品芝麻小官,豈敢輕易判決,以致官司遲遲沒有結果。龔家因家主官大,見此小小的官司竟遲遲無果,不免氣憤難忍,無奈何,只好派管家人持書星夜趕往京城,稟報龔大司馬,希求龔大司馬出面干預,以振族威,出掉這口怨氣。再說遠在京城的龔大司馬,接到家書後,見訴,起初確也很氣惱,好在其婦人乃一知書明理之人,聞情後淡淡一笑而勸道:「相鄰相爭,只為一牆,何值如此。汝乃朝廷要臣,官居高位,對此區區小事,當大度才是,讓人幾尺何妨?」龔大人聞妻言之有理,頓時息怒,隨即付書一封,交管家人帶回。龔家人接到龔大人來書,拆開一看,見書僅詩一首。詞曰:「千里來信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還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龔家人見言,皆息怒默語,悄悄將與萬家相鄰的山牆拆除退後三尺。

龔家一反當初的舉動,使萬家很受震動,愧疚之餘,也仿效龔家做法,主動將與龔家相鄰的山牆退建三尺。這樣一來,使得龔、萬兩家宅居間形成了一條六尺寬的巷道。人們便把這條巷道稱為「龔萬巷」,也即後來改稱的「龔彎巷」。龔大司馬選擇了以忍謀和、以讓求睦。俗話講「金厝邊、銀鄉鄰」,難得鄰居,理應互幫互讓,何必為蠅頭小利爭得面紅耳赤、打得頭破血流、弄個兩敗俱傷呢。讓一點風平浪靜,讓人三尺,並不是怯懦,而是捨利取福。

傳說四:明朝江西進賢北山人舒芬,當了翰林院修撰,後又被授諫議大夫。舒芬當了官後,為官清正,剛正不阿。他對自己家裏人要求很嚴,不許家人利用自己的牌子為非作歹,因此清名遠播,官聲極佳。有一次,他家的鄰居蓋房子,把牆腳下到屬於他家的地基上。而他家也正準備將原來的房屋擴修一下,這樣,兩家自然要發生爭執。於是,家人立即給舒芬寫了一封信,要他出面干預。舒芬接到家書後,立即給家人寄去一首詩。詩雲:紙紙家書只說牆,讓渠徑尺又何妨,秦皇枉作千年計,今見城牆不見王。家裏接到他的信,自然理解他的意思。他的父母都是明白人,弟妹們也都是讀書人,看了他的詩,心靜下來了,氣順過來了,於是,便主動上對方家門,答應讓出地基。對方也主動地將自己下下去的牆腳挖起,向後退了好幾尺。直到現在,舒芬的家鄉北山鎮,還保存著寬寬的讓牆巷。舒芬能律己從嚴、大度寬厚,捨利求義、以德服天下,以德使「天下有道」。能將權力用於社稷,而不肥一家之私,確實難得可貴。

傳說中還有明朝:郭朴版、林翰版;清朝:張廷玉(張英之子)版、鄭板橋版、何紹基版和曾國藩版等等,眾說不一。

雖然關於這首古詩有多種傳說,但是不管哪種版本,告訴我們的道理是相同的:人與人相處,要多一分謙讓,多一分寬容!《尚書.君陳》中有句話「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意思是:「有忍耐精神,所做之事才能成功;有忍讓寬容的胸懷,德行才能廣大。」寬容與謙讓是一種良好的心理品質,是對別人的釋懷,也是對自己的善待,是對生命的洞見,更是一種人生的境界。它不僅包括理解和原諒,更顯示著氣度和胸襟、堅強和智慧。一個人懂得謙讓,才能成就美德,學會寬容才會成就一翻事業。心胸寬廣、恭謙禮讓的人,無論在何時都是受人尊敬的。在物欲橫流、錢、權當頭的今天,提倡這種美德,更為必要。寬容了別人就等於寬容了自己,寬容的同時,也創造了生命的美麗。

我們今天重溫「六尺巷」的故事,就是要提醒人們不要忘記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謙遜禮讓,崇善好德。

相關新聞
武術名家﹕「練武要重德 待人要寬厚」
古風悠悠:寬厚長者,待人以善
古風悠悠:寬厚致祥的錢翁
寬厚 謙讓
寬厚 謙讓 人氣 31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