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墊底到諾貝爾獎 戈登爵士曾被笑太蠢

人氣 200

【大紀元2012年10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您相信嗎?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約翰‧戈登爵士(Sir John Gurdon)在15歲就讀英國的伊頓公學(Eton)時,他的生物學成績在同年250個男孩中最差,其他科學學科的成績也都敬陪末座,以至於曾被同學嘲笑說他讀科學「太愚蠢」了。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然而,64年之後,戈登爵士贏得了諾貝爾獎的桂冠和75萬英鎊的獎金。週一,他在倫敦的獲獎演說中說,他當時的學校成績報告還擺在他劍橋大學戈登研究所的書桌之上,報告說他若到大學念科學可能「純粹是浪費時間」。

報告中說:「這是一個災難性的學期。他的成績令人不滿意。他準備的東西好像他學的很差,他的許多實驗樣本分崩離析……他的其他工作也很糟糕,他好幾次陷入困難之中,因為他聽不進去,他只堅持用他自己的方式去做。我相信他立志成為一名科學家,但以他目前的表現,這是一個荒謬的想法……」

戈登說,當時負責教導成績最差學生、事實上教學效果不怎麼特別的校長加德姆先生(Mr Gaddum)「聽到戈登有興趣做科學研究時,認為這完全是一個荒謬的主意,因為不管我從事甚麼科學研究都不會有希望的。」「當你遇到像是實驗不靈這類問題時(這經常發生),你會好好提醒自己,或許你對這份工作一點也不在行,校長說的可能是對的。」

在接受這份報告後,戈登爵士說他轉移注意力至古典文學,並申請進入牛津大學基督學院就讀,之後被獲准轉念動物學。1960年獲得牛津大學博士,隨後前往美國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做博士後研究,接著返回牛津大學擔任動物系助理講師。

在牛津大學的大學生期間,他發表了一個開創性的基因研究,首度證明了人體的每一個細胞都含有相同的基因。在研究的過程中,他從成蛙的內臟中取出一個細胞,移除其基因,然後植入一個卵細胞,其後該細胞長成了一隻克隆的成蛙。

當時,這個研究的想法具有爭議性,因為它牴觸了先前許多資深科學家的大量研究,直到10年前,他在大學時代的研究成果才被接受。1996年,他的研究導致了韋莫特(Ian Wilmut)教授的複製羊桃莉(Dolly the Sheep)的出現,以及後來同列這次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的中山伸彌教授的幹細胞研究。

這表示,人類的皮膚細胞可被製成幹細胞,進而轉變為人體任何部位的組織,也表示他們可能取代病患的生病或損壞的組織。戈登爵士承認,如果韋莫特教授能成為第三名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就更好了」。

現年79歲的戈登爵士目前在劍橋大學古爾登研究所及知名的維康信託基金會(Wellcome Trust)服務,他是這2個機構的創辦人和研究領導人。對於這筆75萬英鎊獎金,他說他會投入一個先前設立的博士生獎學金基金。

他風趣地說,他獲獎的消息是從一家意大利報社在週一早晨7:30打電話到他的實驗室得知的,當時他認為這個訊息是假的。一個小時之後,他接到了瑞典皇家科學院的電話告訴他得獎了,他承認他開始時懷疑這是朋友或同事假借瑞典口音騙他的。

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約翰‧戈登爵士(Sir John Gurdon),2012年10月8日在倫敦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他和進行幹細胞研究的日本籍山中伸彌教授一同獲得了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JUSTIN TALLIS/AFP)

(責任編輯:畢儒宗)

相關新聞
美英科學家獲諾貝爾醫學獎
幹細胞研究人員獲諾貝爾醫學獎
諾貝爾醫學獎出爐 三科學家共享桂冠
諾貝爾獎季開鑼 醫學獎打頭陣英美學者獲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