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廣告存在信用風險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2012年11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平編譯報導)近來,Target、Ticketmaster、道明銀行和四季酒店等廣告紛紛出現在嘲笑因網絡欺凌而自殺的卑詩省花季女 孩托德(Amanda Todd)的臉書網頁上,當然這些公司不是故意有意而為之,但卻凸現一個問題,即在社交媒體網站上做廣告,商家對廣告網頁上不斷變化的內容無法控制,如出 現不良內容,商家聲譽可能受影響。
  
一直以來,商家都在爭搶重大新聞故事後廣告播出,對於電視和電台等傳統廣告方式,商家都是提前買下播出時段和節目段,有利控制風險。
  
但是,網絡廣告卻不是限制在哪個網頁,而是跟著消費者的視線走,如汽車廣告會跟著想買汽車的消費者的視線走;另外,廣告打折隨機交換,也加劇上述風險。
  
另外一個風險是,廣告人士很清楚廣告是跟著用戶、而非網頁走,但消費者不一定了解這點,可能會誤會商家和不良網頁有勾聯。
  
目前,像Project Sunblock和Comscore』s Validated Campaign Essentials等廣告內容審查軟體,可以在網頁上屏蔽不良內容,起到保護商家廣告聲譽作用,但臉書廣告平台是自家獨有,類似審查軟體目前還在測試中

相關新聞
雅虎起訴Facebook 指控其侵犯多項專利
加國網絡經濟落後G20國家
為求精簡創新 雅虎裁員2千人
民調:多數用戶不信任臉書 不點擊廣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