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A股2455家上市公司淨利潤不抵16家銀行

【大紀元2012年11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高紫檀綜合報導)2012年10月31日,大陸A股全部2471家上市公司三季報均披露完畢。統計數據顯示,16家上市銀行實現淨利潤8127.67億元,佔到了所有上市公司淨利潤的55.4%,超出其餘2455家非銀行類上市公司的淨利潤10個百分點。

實體經濟利潤下滑 銀行業盈利增長

Wind統計數據顯示,A股16家上市銀行共實現淨利潤8127.67億元,同比增長17%,而其餘2455家非銀行類上市公司的淨利潤僅為6814.42億元,較2011年同期的8336.42億元大幅下滑了高達18%之多。

從淨利潤增長情況來看,16家上市銀行全部實現正增長,淨利潤增幅最高的是華夏銀行,增幅高達40.41%,其餘有7家上市銀行淨利潤增幅在30%以上。

而中共統計局數據顯示,前9個月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的利潤是3.5萬多億,同比下降1.8%,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是一萬多億,同比下降了11.8%。

在實體企業利潤大幅下降的情況下,銀行業的利潤大幅增長。業內分析,這說明在經濟下行的情況下,多數企業依靠貸款來支撐,令銀行受益巨大。

另一個數據也說明企業付出的銀行利息在增長。Wind統計數據顯示,在有可比較數據的969家上市公司當中,應付利息已經從2011年同期的339億元增長至497億元,增長了46.6%。

據中廣網報導,經濟學家馬光遠評論稱,在實體經濟非常萎靡情況下,銀行業巨額利潤事實上意味著實體經濟的成本負的要加重,那麼銀行業多賺一分錢,意味著實體經濟要少賺一分錢,這是一個零和博弈。

馬光遠認為,銀行業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出現暴利,對於實體經濟的發展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分析稱銀行業存在潛在風險

另一方面,有評論稱,實體經濟的困難也給銀行業帶來一定的風險。

銀行業三季報數據顯示,第三季度不良貸款餘額普遍較第二季度有所上升。

《中國證券報》報導稱,溫州中小服裝企業出口利潤下降,賺到的錢不夠還貸款。

溫州國際貿易商會副會長蔡歡天說,溫州服裝行業大部份產品出口歐洲,受歐債危機影響,企業訂單減少、出口下滑已造成很多企業幾乎無利可圖。一些企業在今年年初時,向銀行、民間機構等借了大量貸款,現在貸款陸續到還款期,由於企業利潤下降太大,賺到的錢還不夠還貸款。

蔡歡天估計:「今年冬天,很多企業將因為還款問題而停產或倒閉。」

另一方面,標普資本智商(S&P Capital IQ)的數據顯示,已發佈第三季度財報的中國公司在過去一年中應收賬款平均增加60%,在上一季度中平均增加近1/3。

英國《金融時報》Lex專欄評論認為,在這些公司的收入過去一年中僅增長了1/4,在上一季度中僅增長1/10的情況下,讓經驗豐富的分析師感到警惕。

由於中國信貸質量如此不透明,很難說企業的應收賬款能否收回。儘管經濟放緩,中國幾大銀行的壞賬率仍大體保持穩定。但這一現象只會令人懷疑,銀行對不良貸款做了展期。

此前10月24日,標普在北京發佈報告稱,在企業違約上升和淨息差收窄的背景下,中國銀行業經營環境趨緊,又將面臨信用下行週期。隨著經濟放緩,銀行業兩極分化的趨勢將日益明顯:全國性銀行的市場份額或顯著上升,而區域性銀行則面臨嚴峻挑戰。中國50大銀行利潤率可能在未來幾年下降。

該報告警告稱,隨著中國銀行業經營環境趨緊,中國50大銀行盈利能力面臨壓力,將迎來「艱難時期」。

聯絡本文作者請發郵件到:gaozhitan@gmail.com。

(責任編輯:徐亦揚)

相關新聞
大陸A股6月份解禁市值將超千億元
大陸A股大跌破年線 跌幅創4個月之最
物價飛漲10年 大陸A股指數回到原點
大陸A股十年負漲幅  股市樓市冰火兩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