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習近平改革難實現 不改風險更高

人氣 36

【大紀元2012年11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怡蓮綜合報導)十年一度的中共權力交接在各派的激烈廝殺中結束,習近平成為中共新的領導人,並選出了新的7人常委。外媒普遍對這個新的班子失去信心,認為改革已死。

《紐約時報》星期四(15日)就剛剛結束的中共18大作了如下評論,習近平任期頭幾年將用於建設權力基礎,第一個五年裡,可能會支持經濟的進一步開放。而政治制度上某種改革「最早也得等到他的第二個任期」。

美聯社的報導認為,由於中國問題成堆,因此「習近平獲委任的權力雖然巨大,但他擁有的時間卻並不充裕」。報導說,中國面臨的國內問題有經濟增長放緩、官場腐敗蔓延;對外問題則既有與美國的經濟摩擦又有與日本及周邊國家的領土爭端。國內的企業家、新中產階級和農民工都期望有一個更好的政府,如果目前還無法實現民主制的話。

《紐約時報》引用美國商人羅伯特•勞倫斯•庫恩的話說,那些預計習近平會延續現狀的人可能會失算。「壓力將迫使他很快行動,因為中國需要構建一個更具可持續性的經濟體系……現在,不改革的風險已經高於改革的風險。」

「習近平受保守派限制 改革意願難實現」

9月中旬,當習近平失蹤十多天時,海外傳出一則消息說,今年7月,習近平在與胡耀邦的兒子胡德平談話時強調,他並不支持薄熙來的「唱紅打黑」,他視察重慶的講話,被重慶當地報紙有意做了曲解。習表示他不但願意傾聽加快經濟改革的聲音,也願意聽加快政治改革的意見。

11月15日,中共最新的七名常委亮相後,外界普遍對中國的改革感到失望。有外媒指出常委中保守派當道,這說明根本性的經濟、政治改革毫無可能,習近平也將受到保守派限制。

《彭博社》報導說,習近平揹負著四個沒有改革意願的老年領導人,將難以解決中國眾多的問題,並加深中共的危機。

《德國之聲》發表評論員馮海音文章認為,人們卻難以期待59歲的習近平會帶來政治改革。這一點人們從由九人瘦身至七人的政治局常委的構成就可以略見一斑。保守派力量在這裡佔據了絕對的上風。

另外,排名習近平和李克強之後的張德江偏偏是在朝鮮學習的經濟學。而來自廣東省委的改革派書記汪洋和在哈佛大學進修過的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卻都未能順利入常。

「中共把自己的既得利益維護放在第一位 不可能改變」

知名杭州民主黨人陳樹慶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對中共的選舉結果並不意外,這是中共高層「分贓」的結果。

陳樹慶說,從新的領導班子看到,中共還是把維護既定格局、既得利益作為它們的最高原則,還在走老路。從此前十八大報告中也可以看出來,中共不可能改變,它自己的既得利益要維護是第一位的。

一些有識之士認為,中共的政改結局是「不改革等死,改革找死」。共產黨極權政府已進入機會主義和實用主義的晚期階段,得利階層不會拱手相讓它既得的利益和權力,中國人民唯一的生路就是東歐人民的抗爭之路,而中共唯一的死路就是從絕對腐敗走向徹底潰爛,直至最後被人民推翻垮臺。

目前,在大紀元網上,三退(退黨、退團、退隊)的人數已達到1億2,000多萬,大陸民眾心靈覺醒、拋棄中共的大潮勢不可擋。儘管體制內總有人想保中共,不斷推出 「政改」方案,但明白人知道,任何換湯不換藥的「政改」都無法阻擋中共腐朽滅亡的命運,徹底解體中共才是人間正道。◇

相關新聞
德媒:習近平與胡德平談改革 中國別無出路
伍凡:習近平能推動政治經濟改革嗎
汪洋再論改革 與習近平講話不謀而合
紐時:中國問題百出 繼位後習近平需改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