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經濟間諜剽竊行為 讓中國蒙羞

人氣 11
標籤: ,

【大紀元2012年11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吳英編譯)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詹姆斯‧路易斯(James A Lewis)近日在《外交事務》網站(foreignaffairs.com)發表專文表示,中國自經濟改革開放以來從未間斷經濟間諜活動,已到了令西方國家忍無可忍的地步,特別是中共已成為全球重要的軍事技術競爭對手。

長期以來中共政權利用經濟改革的屏障,透過官方及動用個人、企業及民間機構等管道,利用官員、商人、研究員及學生等成員,在全球大肆進行經濟間諜活動,蒐集商業契約、購併計畫及先進技術等,以協助中國民間及軍事產業的快速增長。

中國雖然不是全球唯一從事經濟間諜活動的國家,但卻是最積極的操作手。舉凡電信、航太、能源、國防等,都是間諜活動的目標,被爆發的案件不勝枚舉。

例如中共侵入加拿大北電(Nortel)公司的網絡竊取資料長達十餘年,直到該公司終止營業;美國的核能實驗室研究中心遭中國駭客入侵;德國協助中國建造高速動車後,即發現相關技術已被中國仿冒。

作者認為,投資數十億美元控制互聯網的中共政權,很難睜眼否認這些間諜行為,事實上,它們背後有中共政權的支持。

首批進入中國做生意的西方企業,初期對中國的經濟間諜活動採取姑息的態度,因為他們起初認為間諜活動造成的商業損失是可以容忍的,而且也是開展中國業務必要的代價;此外,西方企業自認可以加速技術的創新,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損失。

然而,西方企業現在已警覺,這種姑息態度,過去在中國還是發展中經濟體時,或許是可以容忍的處理方式。但當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以及潛在的軍事競爭對手時,中共的經濟間諜活動會對西方世界構成極大威脅,特別是中共吸收及運用技術的能力大為增強,表示其將竊取的先進技術轉化為實際產品所需的時間已大為縮短。

另一方面,中共經濟間諜活動的風險最終可能得不償失,削弱中國的國際領導地位及其追求自主創新的能力。

中國非法獲得西方企業技術的手段,障礙了其國家戰略的發展。中國的經濟計劃數十年強調建立擁有本土技術的高科技產業的需要,以減少對外國業者的依賴,並使中國進入全球「價值鏈」的核心。然而,順手牽羊西方技術的手段,成為中國阻礙自身發展的絆腳石。唯有公平競爭的環境,以及遵守各國制定的遊戲規則,才能使中國企業及發明人做的更好。

各國除了向中共政權表達抗議外,亦提醒其企業及研究人員注意來自中共的間諜行為。作者建議美國政府可針對中共採取外交手段,例如拒絕簽證或逐出中共領館官員、限制雙邊合作及經貿關係等。此外,也可訴諸法律,在世貿組織控告中國。

中國如果不改變其經濟間諜行為,將影響中國是否能順利融入全球體系、遵守全球規範及善盡義務。唯有遵行全球規範,徹底改變,中國始能真正在國際上贏得尊敬。

(責任編輯﹕白玉)

相關新聞
中共國安部高官涉間諜案 胡錦濤大怒令徹查
傳國安間諜案涉中共高層
國安間諜曝中共收買各國政要 基辛格居首
路透社:「間諜門」所涉中共囯安部副部長陸忠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