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戴眼罩的生物

文:金沙

標籤:

【大紀元2012年11月29日訊】世界上有種帶著眼罩,自命不凡的生物,喜歡一窩蜂的跟著潮流走,覺得自己的決定非常理性,非常正確,滿懷信心地往前衝,然後在出事的時候怨天尤人:為甚麼當初沒有人提醒我?

對呀,為甚麼當初沒有人提醒你?這就要問到一個問題。人類真的是理性的生物嗎?在做決定的時候,真的是經過仔細的推敲研究和分析,把結果和利害都考慮的清清楚楚,還是被不知名的本能和衝動所左右,下意識的要滿足甚麼自私的慾望才做下的決定?

這是Blindsided(暫譯:瞎起鬨)所要探討的主題。此書由倫敦的Marshall Cavendish Business 發行,作者Jonathan Gifford 是英國著名的商業人士,精研商業歷史,曾經做過商業記者,並以BBC History Magazine一項電視節目獲獎。他著作等身,是一家市場營銷顧問公司的主管,經常在倫敦發表廣告和銷售技巧方面的演說。

本書從一開始就展現了作者在商業歷史方面的素養。他從19世紀的美國奧克拉荷馬州白人搶佔印地安人放棄的土地開始,點出人們的一窩蜂心理,其中的自私和貪婪,深怕慢了一步資源就被別人搶走。

作者還介紹市場的興起。人們從以物易物到使用錢幣,市場也由實質的物質交換發展到沒有實物,只有紙張的股票和債券。人們以為市場會自我調節貨物的價格,因此不用擔心價格太高或太低的問題。但是實際上呢?

心理學的出現,使商業界發生巨變。從心理分析治療方面得到的知識被使用在廣告 銷售上,商界利用廣告宣傳操控人們的本能和慾望,刺激消費,並培養人們對某個品牌的忠誠,作者稱這種控制為慾望的科學。

作者在書中談到美國的1929年經濟大蕭條、能源公司安然的興起和破產,一直到美國的房產泡沫,次級貸款和信用卡風波,銀行界明目張膽的設計和欺騙。奇怪的是為甚麼全世界都跟著跳舞,沒有人指出這全是有錢人玩的遊戲?

作者 Jonathan Gifford認為,不管人們怎樣認為自己不會犯錯,可是歷史證明人們不但犯錯,而且經常重複同樣的錯誤。人們戴著眼罩,自以為所做的決定十分理性,並替自己創造信仰系統,說服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合理的,即使事實證明和信仰相反也看不見。這是因為人們大部份的決定是基於求生的本能,如逃跑/戰鬥,恐懼/同情之類的最基本的情緒,這些都深深的刻畫在人們的大腦裡面,換句話說,自私和貪婪,這就是人無法擺脫的。

相關新聞
書評 -《一個人找到自我的冒險》
書評: 探尋移民族裔的生活啟迪
書評:運動員、類固醇與基因的移植
書評:《鷹犬飛機和大航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