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調查:62%民眾如廁後未用肥皂洗手

人氣 64
標籤: , ,

【大紀元2012年11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王明編譯報導)你有常洗手嗎?最新研究表明,即使有,很可能也未以正確方法洗手。北半球即將進入流感季節,專家建議,洗手要確實,同時使用肥皂,徹底洗去手中的細菌和污垢。

據《芝加哥論壇報》報導,最近出爐的一項調查顯示,受訪者上完公共廁所後,平均87%的機率會洗手,62%的受訪者上完廁所未使用肥皂洗手,而女性明顯較男性更勤於洗手。該調查是由布拉德利公司(Bradley Corp.)完成,訪查了1,000多名美國人。

這些自我評估的調查結果,與美國微生物學會及美國清潔研究所於2010年的一項觀察美國人生活習慣的研究,相互呼應。他們派觀察員進入公共廁所,記錄當時美國人的洗手習慣。結果發現,85%的人有洗手,而2007年的調查結果是77%,已有改善。

同一份的調查表明,有77%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處理或吃食物之前,經常洗手。只有39%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總是在咳嗽或打噴嚏後洗手。

上廁所後一定要洗手的習慣,大家都知曉,更不用說觸碰公共場所的外在的物件,如從地鐵內的扶手到門的把手,及如此噁心的廁所馬桶沖水把手,都是衛生的基本條件要求。假使有洗手的動作,也未必每次都做到位,特別在流感季節,這是不明智的行為,沾到細菌的手是感染流感的共同途徑。

依據2008年美國加州大學研究表明,一般人1個小時觸摸臉部的平均次數是16次,加上自髒污的雙手轉移細菌至眼睛、鼻子和嘴的風險,使用感應式水龍頭洗手,配合清潔液,才能發揮洗潔和殺菌的真正效果。

哥倫比亞大學護理學院副院長賴森(Elaine Larson)說,通常洗手犯的最大錯誤是,只搓洗手掌部位,卻沒碰觸到最骯髒的部位,也就是手指甲的下方和周圍處。

洗手的重要原則是,覆蓋所有手的裡外表面,包括手指之間和指甲周圍的縫隙,而且還必須確切接觸。此外,上肥皂也是必要的,它不光能殺死細菌,其中的乳化劑還可將手中的病菌洗掉。

(責任編輯:陳俊村)

相關新聞
小學發送肥皂 多洗手防SARS
防SARS 自製肥皂多洗手
肥皂洗手 降低44%腹瀉機率
聯合國世界洗手日呼籲用肥皂洗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