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城隨筆 】從日常看美國人與中國人的不同

人氣 7

做客:

中國人喜歡串門聊家常,到了別人家都喜歡隨處走、到處看。可老美怎麼看待這些行為呢?雖然讓客人有賓至如歸之感是待客之道,但老美還是忌諱做客的人在他家裏東逛西逛的,實在有窺視他人私生活之嫌。同樣,涉及到薪金、年齡等隱私問題,美國人也從不涉及,也視為隱私,中國人應該避免涉及此類問題。

請客:

如果是中國人請客,一般都會準備豐盛的飯菜,從雞鴨魚肉到湯類應有盡有。老美會覺得中國人請客飯菜實在是太豐富了!反觀老美請客,也許晚餐也僅僅是飯前開胃沙拉、上一道主菜然後就是飯後甜點了。他們覺得很正常,絕不會覺得請客吃一兩道主菜吃得寒酸,也不會像中國人喜歡說:「準備不周,隨便吃點吧」。

請客時,中國人喜歡給客人夾菜表示熱情,但老美卻不習慣給人夾菜,而是樂於自己挑選喜歡的食物。和老美吃飯中國人千萬不要謙虛加含蓄,大多數老美很實在,如果你在吃飯的時候對老美提出「是否吃點甚麼?」的建議表示含蓄或謝絕時,你也只有餓著肚子的份了。一句話,老美表達及處事方式更為直接實在,而中國人則較為含蓄和圓滑些。

讚美:

老美樂於讚美別人,同時也樂於接受別人的讚美。而中國人的含蓄、內斂使得我們不太善於讚美別人,甚至明明內心是欣賞,而表現出的卻是相反的言語。中國人講「打是疼、罵是愛」。這讓老美真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有時中國人對別人表示的關心或出於禮貌,有時可能也會被老美誤會,這些純粹是文化不同造成的。

性直:

中國人講話做事都會講究方式方法,講究策略、客氣。往往是很簡單的事,愛繞彎子,不直接表達。可大多數老美正相反,他們說話、辦事直來直去,毫不偽裝。有一次,一位中國朋友的美國同事竟在許多同事面前問他要回借給他的20美元,讓這位中國同事好尷尬和沒面子。但至此之後,老美同事仍然談笑風生跟沒事一樣。

說話聲:

中國人之間見面寒暄大聲問候,聊個沒完是常事,特別在公共場合也不會覺得不妥。你可以常常看到,兩個中國人之間大老遠就呼朋喚友或打招呼的,會令公眾場合的老美側目。老美之間哪怕是最好的朋友,見面都是輕聲打招呼或擁抱,低聲細語的交談,沒有大聲喧嘩和沒完沒了的。中國人打手機也是不分場合的隨便打,有時甚至大喊大叫,在美國這類事情也是屢見不鮮。美國人則不然,兩個人交談時,如果老美有電話進來,在使用前,他們也會表示「對不起, 我接個電話。」然後到旁邊小聲接聽,我想這與他們從小就受到相關的禮儀教育有關。

送禮:

逢年過節,生日派對送禮是常事。來美久了,發現美國人很不講究送禮,即便送了也是「略表心意」類型。中國人往往送禮講究好事成雙,要送就送個偶數,也講究拿得出手,不能太寒酸。美國人赴宴,常常送上一瓶酒、一個小禮品。在中國人看來,實在「拿不出手」。收到禮物後,中國人不會打開,一般情況下是等客人走後再看。而美國人為了表示熱情、禮貌,他們會馬上打開禮物,或希望對方馬上打開禮物表示讚美。

總之,與美國人的交往當中,溝通無極限,交流無國界。在瞭解、掌握中西方的生活習性和習慣後完全可以安然處之。彼此尊重,求同存異,取長補短是和睦相處之道。

相關新聞
亞特蘭大台灣商會網路安全及防詐騙講座
達美股東要求公司停止干涉工會組建
最高法駁回阿拉巴馬死囚重判請求
喬治亞港務局貨櫃吞吐量增長22%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