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新聞小百科:京都議定書

人氣 32

【大紀元12月9日報導】(中央社杜哈8日綜合外電報導)在杜哈舉行的聯合國氣候會議今天通過延長京都議定書效期,使這項規範各國減排溫室氣體的公約得以延續生命,只是內容有些縮水,僅涵蓋世界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大約15%。

京都議定書是什麼?

1997年簽訂的京都議定書有191個締約國,是唯一對導致地球暖化溫室氣體排放量設限的全球性條約。首階段於今年12月31日到期,有37個列在「附件一」的已開發經濟體承諾,於2008至2012年期間,將它們的平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到比1990年的水準少5%,而這個目標大致已達成。

京都議定書於2005年生效時,規範的國家約占全球溫室氣體總排放量近2/3,排除了中國大陸與印度等國家,但根據國際能源總署的資料,中印兩國後來分別成為世界第一和第四大排放國。排放量排名第二的美國因拒絕批准議定書,也不受規範。

這項議定書將以「第二減排承諾期」的形式,自2013年1月1日起延長效期,直到2020年底新的全球公約生效。俄羅斯、日本、紐西蘭和唯一退出這項議定書的國家加拿大,尚未重訂第二期減排目標。

有那些國家參與?

歐洲聯盟27國承諾比1990年的排放量減少20%,但拒絕接受提高到30%的要求。其他簽約國中,唯獨澳洲不以1990年為基準,而以比2000年的排放量減少5%為目標,哈薩克承諾比1990年減排7%,白俄羅斯減少8%,克羅埃西亞、冰島、列支敦斯登、瑞士和烏克蘭各減20%,摩納哥和挪威則承諾減排30%。

議定書文本在杜哈會議修訂後,各國約定重新考量減排目標,預期在2014年前提高目標。

如何運作?

附件一所列國家可以減少排放量來達成承諾目標,也可以向其他國家購買未使用的碳排放額度,或是藉由資助開發中國家的減排能源計畫賺取碳權,再將碳權轉售或用來抵消碳排放。

俄羅斯和波蘭等前東歐集團國家因為減排目標很寬鬆,已累積了價值可觀的碳權,也就是俗稱的「熱空氣」(hot air),而新協議允許這些碳權在後續期間使用,至於2020年之後如何則未提。

為何需要京都議定書?

聯合國已定下目標,要限制地球溫度升高程度,不能超過前工業化時代溫度水準攝氏2度,因為科學家表示,如此地球才可能免於遭受氣候變遷最嚴重的衝擊。

相關新聞
瑞士稱將達成京都議定書溫室氣體減量目標
曼谷氣候會談  仍為京都議定書爭吵不休
印度代表:京都議定書躺在「加護病房」
京都議定書難搞  加拿大拒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