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多倫多在職窮人數量攀昇

從事銷售和服務等低薪職業 多倫多在職窮人全國最多達7萬人

人氣 1
標籤: ,

【大紀元2012年02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文芳多倫多編譯報導】上週六(2月11日),梅卡夫基金會(Metcalf Foundation)公布的研究報告顯示,在多倫多地區,儘管有許多人做全職工,並且全年工作,但並不保證他們就此擺脫貧困狀況。研究指出,上班窮人的人數在不斷上升。

據1份基於加拿大統計局勞動和收入數據的報告顯示,在2000年至2005年間,全國上班窮人上升42%達11.3萬人,他們從事賣咖啡、打掃衛生和其他大量在辦公樓和工廠的低薪工作。梅卡夫基金會公布的研究報告表明,這類工作窮人占全國工作人口的6.4%,而在多倫多, 這類低薪窮人占8.2%達7.07萬人。

梅卡夫基金會的該研究報告,題目為「多倫多地區的『上班窮人』,他們是誰?住哪裏?趨勢如何變化」。報告稱,「即使有全職工作,並全年工作,不再保證能遠離貧窮。這同時是政治、社會、地區和經濟問題。」

多倫多在職窮人最多 狀況堪憂

根據該報告,在多倫多地區,在職窮人多從事銷售和服務行業,在工作時間相同的情況下,這兩個行業可能出現貧窮人員的幾率幾乎是其他行業的兩倍;工作窮人4人中有3人是移民;一半的工作窮人來自單親家庭或雙親不全;與加拿大平均上班族一樣,一半以上的工作窮人受過專上教育。工作窮人中,幾乎60%租房住,超過60%的年齡介於18和44歲之間。

據《多倫多星報》報導,該報告由社會政策專家斯坦普頓(John Stapleton)以及加拿大統計局的分析師墨非(Brian Murphy)和Yue Xing合撰。斯坦普頓稱,以往「上班窮人」這個詞雖被普遍使用,但定義模糊。而該報告重新清楚定義了該詞。

該報告稱,上班窮人是指年齡在18至65歲(學生除外),獨立生活,年收入高於3,000元,但少於低收入標準(全國中間收入的一半為低收入標準)的上班人士。在2005年,低收入標準為稅後收入少於17,281元,則被認為是上班窮人。當前,低收入標準為稅後收入少於18,500元; 如果是有1個孩子的單親家庭,則為26,000元。

根據該報告,多倫多地區絕大多數的上班窮人,居住在多倫多郊區,在密西沙加、烈治文山和萬錦市內的城市低收入住房集中的地方。而在多倫多市區,上班窮人們住在Yonge街以東。在2000年,只有市中心的Regent Park地區是上班窮人高度集中的地區。而在2005年,Flemingdon Park 和 Thorncliffe Park也成為上班窮人集中的地方。研究人員稱,他們並不完全清楚這種增長趨勢的原因。報告說, 「現在,多倫多市的上班貧困率最高,而且在快速增長,我們需要有更多了解。」

在職窮人問題 政府需考慮解決對策

該報告強調,這些數據說明的還是多倫多地區經濟繁榮時期的情況。 加拿大供選類政策中心的經濟學家亞尼茲岩(Armine Yalnizyan)說,儘管加拿大統計局2011年的收入數據尚未公布,形勢有可能惡化。她說, 「它給我們展示的是加拿大自1960年以來發展最強勁的中期,在經濟最好時期的情況。」她說, 「這引出了一個問題:我們未來的中產階級將來自何方? 沒有中產階級,我們又如何看待我們的經濟實力?「

亞尼茲岩補充,該報告顯示的信息,令人不寒而慄。她說: 「隨著人口老齡化,我們比以往更依賴移民。」她說。 「如果他們移民多倫多後,發現等待的是這種情況,他們會到別處去。這對本地經濟有深遠的影響。」

在非營利性的工人組織「工人行動中心」(Workers』Action Centre)工作的拉德(Deena Ladd)表示, 該報告對政府應該是一個警告。她說: 「這表明,這是工資和工作條件問題,它們關係到工作窮人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 她補充說, 「我們是繼續不斷增長服務部門的工作,還是開創新戰略,由政府牽頭,發展有良好工資和福利的工作,讓人們可以更好地照顧他們的家人?「

人口普查展現了上班窮人出現的時期;而該報告則顯示了上班窮人的居住地,以及變化情況。 斯坦普頓說,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定工作窮人的上升,是由於人們失去了好工作而造成工作更不穩定,或是因為人們不再接受救濟而去工作,並切實改善了他們的處境。 相反,如果上班窮人數量下降,可能並不意味著人們獲得了更好的就業機會,而是反映在經濟條件下,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救濟。

相關新聞
加拿大廉租屋政策的利弊
柯林頓讚加國醫療系統  但批城鄉貧富不均
安省議員承認社會福利水平低
安省將為貧困兒童提供免費牙齒保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