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吉克 Hissar古城堡與博物館

左拉 撰文、攝影

人氣 3
標籤:

居高臨下俯瞰城堡周邊
昨天的大雪讓城外洗練的冬季景致增添了幾分浪漫色彩。裹住樹枝的積雪,就像是沾了糖霜的棒棒糖;而覆蓋住草原、矮丘的,則讓人聯想到安詳幸福的被窩氛圍。雖說這裡的路平建設還是有很多值得加強的地方,但大大小小的景點都自有其渾然天成的魅力讓人神往。比起台灣太魯閣的奇險,這裡則多的是沉穩平緩的山村情調;到太魯閣泛舟很刺激,到這兒散步可享有片刻遠離塵囂的真正平靜。

古城外觀

經過約莫1小時的車程,我們終於到達這座城堡(念起來像是Kala’i’hisor)。在積雪的綴飾下,它透露出幾分退役軍人的威嚴,那是一種不怒而威的神態;一如已經沒有軍事功能的堡壘,徒留文化觀光價值供人憑弔。

整個堡壘沿山坡而建,居高臨下地俯瞰周邊。附近有古色古香的博物館、後來興建而成的仿古建築,與正在冬眠中的田野——實在很難想像這樣的地方,幾世紀前有過戰爭的洗禮。但走了一圈,便了解這座堡壘先前可能具有的戰略地位;前面對著有人有車的大路與村莊,後面靠著低平的山坡;前可攻,後可守。在側邊還可以看到更遠、將杜尚別圍在裡頭的山稜線,一眼望去突感人的渺小、與跨越群山的困難。

有二至三樓高的落差,這樣還能開放呢?

可能是因為天氣太冷,又可能是因為建築給人的莊嚴感,我在這個早上反應有點遲緩、有點安靜,當身邊的人紛紛捏起雪球、互相攻擊,我只感到腳底傳來的冰涼與腳趾的麻木。

似乎政府有意發展此地觀光,我們到的時候有一幫工人在施工;於古堡原址上,依照原來的風格做局部增修。但總體而言,城堡規模不大,轉了一圈就差不多了。然後我們走向鄰近的博物館。

博物館文化巡禮
博物館好像也是在歷史建築本身之上發展而成的;是個穆斯林風格的四合院。每一面都隔成好幾個小房間,分別展示著不同的文物。而每個小隔間都以一個拱形矮門對外,若僅從外頭看,是不知道裡面在賣什麼關子的,非要來者謙卑地低下頭、欠個身才能進到裡面。在這個館裡陳列的,除了前蘇聯時代重要史事的文件、相片之外,也包含祖先長久以來的生活軌跡之紀錄與模擬。

不同的房間裡有不同的館藏,原來博物館可以長這樣呢

但憑良心說,對於這個所謂的博物館,我個人認為並不值得那樣的門票費用。裡面的器物就大喇喇地擺在架上,像是家具商場一樣,任君挑選。比較不拘小節的人,甚至就拿起來把玩了。不知道是否因為被過度碰觸,還是只有塵埃光顧,器物多顯得陳舊、褪色。而不只文物本身沒有適切的保管和維護,館舍環境也沒有仔細保養,起碼比起國內的「博物館」而言。看起來很多間,不過其中有四分之一都鎖起來,也幸好如此,我不用一間一間地走訪;即使裡面的東西都大同小異。

經過早上這一趟文化巡禮之後,我終於了解到我參加這個專案的必要性——塔吉克確實是有發展觀光工業的潛能,但現階段應該著眼的是基礎建設,首當其衝的是路平工程。如果要國際化,那麼具有英語對照的路標與公共建設的標示是要項,畢竟在前蘇聯領地以外的人民,現階段都以英語為通用之第二外語。同時應該就既有的觀光資源先給予系統性地規劃與基本存藏;比如說,安排杜尚別城內的景點遊覽動線,以及妥善維護及保養既有館藏。尤其是重點城市的地圖、交通動線圖,這對於帶動觀光景點周邊經濟、人氣有相當關鍵之功用。

像我們這天早上造訪杜尚別城外古堡、博物館,中午到具有特色的邊界小城(Re-gar)巴扎爾用餐逛街,就算是不錯的基本行程設計。再怎麼輝煌華麗的行程,少了美食就美中不足;而再無聊的觀光,有了美食就能夠彌補一切的不足。畢竟旅人在外,吃是最直接能夠達到的滿足啊!

--轉載 華成圖書《居遊塔吉克》@

相關新聞
組圖:帕米爾高原民俗-塔吉克族婚禮
組圖:帕米爾高原明珠--塔吉克族民俗風情
塔吉克第一千金  任外交部次長
美國在塔吉克斯坦建立軍事訓練中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