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輝:周永康玩完,胡溫整肅政法委

周曉輝

人氣 3

【大紀元2012年03月22日訊】近兩天,在大陸網絡上和私下中,人們都在議論一件事:中共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出事了,或已被胡溫拿下。雖然人們並不瞭解過程如何,但從中共的一系列舉措看,可以看出端倪,即周永康如薄熙來一般被控制應該是不爭的事實。

周永康出事前的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是在3月19日上午召開的中央政法委員會第22次全體會議上。在會上,周以兩會審議並批准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為由,肯定了政法委過去一年的成績,並要求各級政法機關繼續全力維護社會穩定。發言中既沒有提到甚麼「三個代表」,也沒有提到胡錦濤的「科學發展觀」與「和諧社會」。周永康的這個發言的潛台詞何在?

或許大家還記得,此前多方證據顯示,王立軍逃奔美領館時交給美方的材料中最令人震撼的是:薄熙來指示參與活體摘取法輪功學員器官的相關證據(錄音、密件等)及政法系統下達的對法輪功及異議人士的鎮壓文件。這不僅彰顯了薄熙來對法輪功所犯下的罪惡,而且揭示了鎮壓法輪功背後的黑手正是周永康管轄下的中央政法委。其後,薄熙來在被免職前,周永康曾前往重慶團公開力挺薄,薄在隨後的重慶日的記者會上,亦公開表示:重慶打黑的成績是在政法委領導下,公檢法司幾家協同作戰下取得的。涉及重大案件要上報上級紀委,程序科學嚴格。換言之,重慶打黑與政法委是密不可分的,說薄熙來錯,就是在說政法委的周永康錯。周薄此舉被視為向胡溫的公開叫板。

按照常理,周永康在薄熙來被免職後,理應認清形勢,向胡溫表示某種程度上的妥協,但周卻反其道而行之,再度公開肯定政法委成績,這不僅是在肯定薄熙來的打黑,也是在肯定各級政法委的包括鎮壓法輪功在內的罪行,同時表明了他與胡溫絕不妥協的態度,而這正是他召開這次會議並發表上述言論的根本目的所在。

果不其然,當晚,長安街被封鎖,一度可見軍車、軍人和武警。隨後,網絡有消息傳出:北京出大事了,有槍聲傳出。早間有分析曾指出,以周永康的性格,在力挺薄熙來無果且與胡溫撕破臉皮的情況下,為了自保,很可能憑藉手中的武警力量,向胡溫發難。如果3月19日晚間所發生的衝突果如是,那倒並不令人意外,只是這場博弈的結果很快就見了分曉,即胡溫勝出,而周永康「謀反」罪名不容置疑。

周永康為何選擇政變?是因為其已無退路而言。事實上,由王立軍引發的中共內鬥的核心正是法輪功問題,而不僅僅是貪腐等問題。在溫家寶的一再堅持下,中央拿下了身負血債的薄熙來,而這意味著支持薄熙來的周永康乃至其背後的江澤民的末日的行將到來。在江澤民藉由海外媒體拋棄周後,在周業已意識到胡溫準備向自己亮劍的情況下,周選擇了拚死一搏。

周永康的拚死一搏換來的是自己的玩完。隨即,胡溫開始整肅政法委係統。3月21日,中央政法委突然宣佈,將對全國地方省、市、縣三級黨委政法委書記進行集中培訓,而首期培訓班定於下周在北京舉行。其速度之快,與拿下薄熙來一樣讓外界詫異。更讓人聯想的是,通知不但沒有提到周永康,而且培訓的內容恰恰是胡錦濤的科學發展觀。這與兩日前周在政法委全體會議上的發言非但內容不同,而且顯示培訓事宜並非周永康所安排——其在會議中並未提到。這只能證明一件事:周永康真的出事了。

的確,只有拿下周永康,胡溫才能清除各級政法委的惡行,特別是與政法委緊密相連、以迫害法輪功為主的「610 辦公室」的罪惡。「610辦公室」是中共黨魁江澤民於1999年為迫害法輪功而成立的,它是未通過立法程序、凌駕於憲法和法律之上的、超越公檢法運行的一個非法恐怖特務組織,目前在全國形成了網絡,即使在小城市和邊遠的省市都活躍著該辦公室,人員據估計超過15,000人。而秉承江旨意的周永康正是利用臭名昭著的「610」辦公室不遺餘力地打壓、迫害法輪功學員,策劃暗殺法輪功的創始人,並從國內到海外配合式構陷法輪功,製造謊言煽動中國民眾和海外華人對法輪功的仇恨。

此外,周永康掌控下的公安部門成了百姓公認的最腐敗、最黑暗的衙門,全國嚴重刑事案率居高不下,黑勢力橫行,各地民眾對社會治安不滿意程度上升;不僅法輪功學員被迫害,而且失地農民、維權人士、媒體記者等也被殘酷打壓,這讓胡錦濤提出的構建和諧社會根本無從談起。

顯而易見,胡溫早已知曉這其中的關聯和罪惡,因此整肅政法委或許是胡溫改變中共迫害法輪功政策、改變地方社會治安的首要舉措。培訓不過是個名義,實際上中共各級政法系統的清洗由此開始,而那些與薄熙來、周永康一樣揹負深重血債的各級政法委書記、警察等也開始惶惶不可終日。

胡溫拿下周永康、整肅政法委可以說是承天意,順民心,但能否在這一問題上堅持到底,徹底懲治元凶,並給人民一個滿意的交代,我們尚需時日觀察。

相關新聞
薄王落馬 北京警察恐慌:周永康頭個該清算
牆倒眾人推 周永康腹背受敵 吳邦國暗中求和
夏小強:胡溫亮劍斬薄熙來 美國助力擒周永康
周曉輝:周永康會再走險棋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