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禁演禁拍何時了

人氣 46

【大紀元2012年04月17日訊】今年是大陸導演婁燁被禁拍5年到期的日子,在婁燁拿到「拍攝許可令」時,大陸禁演、禁拍的情況再次成為人們的話題。

在大陸禁演和禁拍往往是伴行的,在作品被禁演的同時往往也有禁拍令。2006年5月,《頤和園》作為唯一一部參與金棕櫚大獎角逐的華語電影,遠征法國戛納。競賽單元的19部影片中,《頤和園》被排在第一天放映,然而影片導演婁燁沒有想到的是,戛納的金棕櫚向他搖曳枝頭的同時,國內卻傳來《頤和園》因技術不過關而被退審的消息。

官方退審《頤和園》的理由是「看不清」,導演婁燁對此表示難以接受。在他看來,質疑一個導演的技術問題,可能就像質疑孔夫子不學無術那樣可笑。

在戛納的新聞發佈會上,婁燁曾經表示,為了影片能夠公映,他願意根據國家電影總局的要求做出修改和刪節。然而他這充滿期待的「下一次」,卻要等到五年之後了。因為未經審查而參加戛納影展,婁燁已經違反國家電影總局的相關規定。從那時起,他開始了5年的禁拍期。

《蘇州河》是婁燁2000年的電影作品,影片用略帶壓抑的語調敘述了一個悲劇愛情故事,探討了愛的執著和愛的意義。當《蘇州河》一舉獲得荷蘭鹿特丹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日本銀座影展大獎之後,便陷入了不得公映的禁令之中。

王小帥是第六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之一,當年他的代表作《十七歲的單車》也是在沒有拿到審片結論之前便攜片參加了柏林國際電影節,並贏得了一尊銀熊獎,從此也被禁演,淪為「地下影像」。

這些被禁拍的導演,不能從政府那裏得到投資。他們只好向國外,或私人尋求投資,意想不到的是他們在得到資金後,操作時卻有著別樣的愉快,正如婁燁所說,在這期間也沒有人說「你把那段剪了吧」,還大有因禍得福的感覺。如王小帥的《十七歲的單車》和《我11》,都是在海外投資的背景下拍攝的。

編後語

有人形容大陸導演是戴著手銬、腳鐐跳舞。作為導演,面對難以改變的「政體制度」,要麼堅守真實,做自己該做的事;要麼放棄原則,做個體制內的「御用紅人」。

(責任編輯:李文迪)

相關新聞
王小帥獲法文藝騎士勳章 受封儀式告慰父親
王小帥《日照重慶》入圍坎城「一種注視」單元
王小帥《我11》入圍36屆多倫多電影節
王小帥再轟電影審查:我有病 應早轉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