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從西安商人的苦惱看中國經濟險境

人氣 28
標籤: ,

【大紀元2012年05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房市不振、出口停滯、消費者信心下滑,導致成群結隊的建築工人失去工作,五月份中國採購經理人指數由四月的49.3下滑至48.7,上個月的零售銷售也創下三年來新低,而今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則創下2001年以來最小增幅。

《紐約時報》報導,一位資深中國專家在報告中稱中國「經濟急劇下降」。信評機構標準普爾週四警告,「中國體質較弱的地產開發商今年很可能面臨生存的考驗。」世界銀行(World Bank)也在週三警告中國經濟的放緩。

朗伯德街研究(Lombard Street Research)駐香港的中國分析師戴安娜‧喬伊列娃(Diana Choyleva)表示,中國第一季的經濟成長環比幾乎持平,第二季的季增率可能會更少。她說:「經濟顯然比多數人預期的還要更加疲弱,」「他們滿手一團糟。」

中國經濟走緩的最驚人特徵是:不景氣已從出口導向的沿海省份擴散到內陸省份,其中西安市就是最顯著的一個例子。中國西北部運輸和製造樞紐的西安市在金融風暴熾烈的2008年底至2009年初仍在擴張,但現在卻已明顯陷入了經濟困境。

西安的電爐、電熱水器經銷商孫郁芳(音譯)女士說,居民幾乎停止裝修新公寓或改裝舊公寓,「我們真的沒感受到全球金融危機,但今年,我們真的感受到了。除非民眾開始購買,否則我看不到解決之道。」她坐在空曠的門市內,一個客戶也沒看到。

上週,溫家寶總理視察武漢後對經濟表示關切,然後在週三舉行國務院會議,會後國務院聲明說,政府應該「將穩定增長擺在更重要的位置,並採取先發制人的政策調整,以及根據環境的變化進行更大的微調。」

5月3日,西安機場開闢了第三航站和另一條跑道,機場的運能已超過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但這顯示中國的基礎建設能做的大多完成了,剩下的可能都不太符合成本效益。

自去年中共限購的禁令出台後,中國房地產開始降溫。西安房產中介衛理(音譯)稱,今年以來,西安郊區新公寓的房價已下跌20%,但市中心的房價還算平穩。但建築材料商表示,鄰近市中心的公寓房價也在下跌。

由於房市不景氣,建築工人的需求大幅降低,當地建築工人李寶(音譯)說:「越來越難找到工作了。」

肉販馬薛川(音譯)說,他在市中心做生意10多年了,過去肉塊都粗切給客戶回家細切,但現在他的營業額下滑1/3,他有很多空閒的時間幫客戶把肉切得更細緻些。

布商顏莉莉(音譯)稱,自1月23日農曆年過後生意向下栽,到現在都還沒有恢復。罐頭盤商王海洋(音譯)也說,他的營業額穩定下滑,顧客變得越來越挑剔了。塗料和石膏店家蔡曉燕(音譯)說,今年以來店裏的生意減少一半,「我沒見過情況像現在這麼糟糕過。」

上週,西安市長董軍也在該市網頁上發表擔憂的聲明,他說:「整個城市從今年1到4月的經濟情況並不樂觀,」「維持增長率將非常困難。」

(責任編輯:畢儒宗)

相關新聞
PIMCO:中國經濟增長恐創13年最低
英媒:中國精英對未來經濟感到擔憂
工業用電持續低迷 中國經濟步入蕭條
溫家寶在武漢開六省座談會 中國經濟嚴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