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福利院鐵鏈「拴養」智障兒童

人氣 24

【大紀元2012年07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王量報導)浙江蒼南縣福利院,供養著21名孤殘孩子,由4名平均年齡超過60歲的護工照看。其中,有2名智障小男孩被套上了鐵鏈和布條,固定在長椅上「拴養」。護工解釋說, 這兩個孩子很不聽話,傷透了腦筋,只好將他們拴起來。

據大陸「國際在線」的報導,在浙江省蒼南縣社會福利院,目前有兩名智障男孩被護工套上鐵鏈「拴養」著。

一名穿著開襠褲的男孩,他的脖子上拴著一根打了死結的藍色布條,布條的另一頭拴在旁邊的長木椅上。小男孩吃飯時也坐在痰盂上,身體蜷縮著,時不時用手去拉、用嘴去咬脖子上的藍色布條。

被拴著的還有另一名患有唇顎裂的男孩,拴著他的是一條鐵鏈,一頭拴在長椅上,另一頭拴在男孩右腳踝處。

福利院護工王女士說,用布條拴著的男孩今年約6歲,是個智障兒,患有先天性聾啞和羊癇風,大小便失禁,出生不到3個月就被父母遺棄,「他大小便隨處亂拉,我們試了很多辦法都教不會,有時候還會打其他孩子,沒辦法只好拴起來。」

被鐵鏈拴著的男孩今年9歲,看到生人,就睜大眼睛,嘴巴一張一合地嘟囔著,用手不斷撥弄腳上的鐵鏈。王女士說,這孩子也是智障兒,患有先天性唇顎裂,「這個孩子很不聽話,不管外面下不下雨,總要往外跑,一天要給他換三四次衣服,也只好將他拴起來。」

護工王女士和謝女士說,把兩名孩子拴起來,別人看到肯定會有非議,但她們為這兩名孩子的問題傷透了腦筋。

據悉,目前蒼南縣社會福利院供養著21名孤殘孩子,最小的1週歲左右,其中十幾名孩子有肢體殘疾或智障。

照顧21名孤殘孩子生活起居的是4名護工,她們是蒼南當地農村婦女,平均年齡超過60歲。

蒼南縣社會福利院副院長林守國說,目前,福利院日常管理承包給一名蒼南本地人,福利院的各項開支由承包人負責,護工也是承包人聘請的。

林守國稱,按照縣級福利院的要求,最好要按照1:1.5的比例配備護工,並能提供醫療保健、康復訓練、心理輔導等配套設施,但現有的福利院條件太差了,確實有很大的距離。

其它地方也存在「拴養」

有知情人士透露,在韶關福利院也見過智障小朋友,「他們的情況跟報導的差不多。只能怪政府在這方面的投入還是非常不夠的。通常兩三個護工就護理著二三十個孩子,哪有可能每一個都照顧週到,特別那些兔唇的孩子連自己吃飯的能力都沒有,看著就心寒。要是政府能把每年三公消費的零頭補助給各地的福利院情況也會大不同。」

浙江杭州一名男士爆料稱:我小妹鄰居家也有個這樣的智障男,都二十多歲了,父母怕其意外,常年將其關在一個陰暗的屋子裡,經常半夜被這個智障男鬼哭狼嚎的叫聲吵醒,真的很可憐。

「合法性、合規性值得考慮」

北京蘭台律師事務所包華律師7月1日向大紀元記者表示:「福利院收養的都是特殊人群,應該有一個特殊的處理和關懷。蒼南福利院這樣收養智障兒童,其合法性、合規性值得考慮。」

浙江高策律師事務所律師李軼成認為,雖然護工出於管教孩子的考慮,但這樣拴著絕對不行,不僅侵害了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還限制其人身自由,這侵害了孩子的人身權。

網民對此也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香港「自由的蘇青城」說:這是孩子啊,不是在養狗啊! 他雖智障,心底也會難過。貓狗這樣拴起來都會眼睛流淚,何況是人啊?

北京「高煉01」說:這樣的「福利」寧願不要,且這種福利院就不應該讓它繼續存在,望相關部門關注,珍愛生命,更要尊重生命。

北京「viva95」:工作人員確實也很難,小孩也太可憐。還是社會投入力度不夠。

廣東「筋肉王子橘慶太」:幾千億的「三公」,能分一點點給他們,絕對能改善不少。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李亞鵬籌建的首家兒童慈善醫院已獲批
愛地球愛弱勢孩子!植希望的小樹苗
日再傳孤獨死  同住智障兒獲救
心智障礙工作站  助父母喘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