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帝王之師——伊尹

榮欣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80
【字號】    
   標籤: tags:

「殷人尊神」是商代思想的主要特點,也是商代教育的主要特點。傳說,夏的最後一個統治者桀是個奢侈荒淫的暴君,百姓怨聲載道。有著傳奇身世的伊尹,看到商朝的湯是有道明君,自願作陪嫁媵臣,隨同到商。他背負鼎俎為湯烹炊,以烹調、五味為引子,分析天下大勢與為政之道,勸湯承擔滅夏大任,成為商湯心目中的智者賢者,被任用為相。

《孟子》曰:「湯之於伊尹,學焉而後臣之,故不勞而王。」也就是說伊尹成為了中華第一個帝王之師,被委以重任。

商湯死後,伊尹歷經外丙、仲壬,即做了湯王長孫太甲的師保。傳說,太甲不遵守為君之道,為了教育太甲,伊尹將太甲安置在特定的教育環境中——成湯墓葬之地桐官,並著《伊訓》、《肆命》、《徂后》等訓詞,訓誡太甲如何為政以及如何繼承成湯的法度等問題。

在《伊訓》中,伊尹用天命、人事、禍福告誡太甲說:「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就是說老天要用降百祥獎勵作善者,降百殃懲罰作不善者。

太甲守桐宮三年,追思成湯的功業自怨自艾,深刻反省,處仁遷義,學習伊尹的訓詞,逐漸認識了自己的過錯,悔過向善。當太甲有了改惡從善的表現後,伊尹便適時親自到桐宮迎接他,並將王權交給他,自己仍繼續當太甲的輔佐。在伊尹的耐心教育下,太甲復位後「勤政修德」,繼承成湯之政,果然有了良好的表現。商朝的政治又出現了清明的局面。

《史記》稱「諸侯咸歸殷,百姓以寧」。於是伊尹又作《太甲》三篇,〈咸有一德〉一篇褒揚太甲。太甲終成有為之君,被其後代尊稱為「大宗」。

在《太甲》篇中,伊尹通過太甲反省的認識說:「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逃)。」這句話強調的是自我修養的重要作用。伊尹還申誥太甲說:「惟天無親,克敬惟親。」意思是說,只有自己克敬、克明、克誠,才能取得臣民的忠和親。

他還說:「天難堪,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漫神虐民,皇天弗保。」意思是說天意和命運是無常的。只有常於有德,才能保住王位,否則統治九州的權利就要失去。

如果輕漫祖先和神靈,虐殺百姓,皇天也保不了你的王位,唯一有效的辦法就是「眷求一德」。「一德」就是純一之德。伊尹還鼓勵太甲要「修厥身,允德協天下」。在〈咸有一德〉中,伊尹用夏朝所以滅亡是因為「夏王弗克庸德」,商湯所以能代夏而立,是由於湯王「眷求一德」的歷史事實告訴太甲。

商朝所以稱王天下,不是蒼天偏愛商王,而是老天保佑有德的人,不是商王哀求於百姓,而是百姓願意歸順有德之王。在伊尹看來,失德則失天下,求於一德,則能得到天的佑助而得天下。

他把帝王的道德教育也就是修德、修身,看成是關乎國家存亡興衰的大事,所以處處強調「惟新厥德,終始如一」。在道德教育中,他強調「居上克明,居下克忠,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就是說要求居上的商王要能盡君道,明斷是非;居下的臣民對君上要克誠盡忠。修身的原則是不求全責備他人,對自己則要經常檢點不及他人處,做到自我完善。「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這種道德修養的教育方法,在今天仍不失其教育意義。

伊尹認為「習於性成」。就是說人的性格、品質,是在日常生活行為的習慣培養中形成的。在《書.太甲下》中他提到過:「慎終於始」的話,可以推知他在做「師仆」時十分重視幼兒的起始教育的。從他放太甲於桐宮,並著訓詞以促太甲覺醒的教育實踐看,他已經懂得並自覺的創設特殊環境教育太甲。這說明,他已看到了環境在教育中的作用。

太甲改惡從善,伊尹立即親自到桐宮迎太甲還朝當政,並著書加以褒揚,這一教育實踐說明伊尹對太甲的激勵是適時的。這叫懲惡於前,獎善於後。正確運用獎懲實施教育,這一思想即使在今天也仍不失為教育方法之一。

由此可見,商朝教育的主要特點是「率民以事神」。伊尹被稱為「格於皇天」的天的代言人。「格」,也稱「格人」,是人和天之間的媒介,也就是高德之人,可以體悟和傳答天意。《史記.殷本紀》皇甫謐注云:「尹,正也,謂湯使之正天下。」「正天下」就是要以身作則,作天下楷模,師範天下。儒家文化認為教師的第一職責是「傳道」,從這個意義上講,伊尹無愧為第一個見之於甲骨文記載的老師。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國自古講究門風,注重庭訓、家教,重視中國傳統文化中固有的仁義禮智信、忠孝節義、禮義廉恥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美德和品質教育。歷史上的名臣大儒,如:宋朝的司馬光、歐陽修、朱熹;明朝的王夫之及清朝的鄭板橋、曾國藩等等,都留有家訓。還有許多形式的家書、教子詩等等。
  • 蘇繡是以蘇州為中心的刺繡品總稱。雖然沒有發展出全異繡法,但其針法靈活,繡工細緻,形象傳神,卻是四大名繡中之翹楚。
  • 老子說:「三十幅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大意是說:「三十根幅條匯集到一個轂當中,有了車轂中空的地方,才有車的作用。揉合陶土做成器具,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給人便利,『無』發揮了它的作用。」
  • 「觀止」一詞出自《左傳》:吳國公子季札在魯國觀賞周樂,至《韶》舞,說:「德至矣哉!大矣」,認為已達到盡善盡美,無以復加,讚嘆道:「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
  • 被譽為晚清「中興第一名臣」的曾國藩,很善於相士....
  • 在遙遠神秘的東方,中國這個地方,是傳說中神的故鄉,所以有著神州的稱號,這個神的子民自古以來認為她是居世界中心的國度,所以稱為中國。她悠久的歷史,使她所孕育出來的文化悠遠而綿長,博大而精深.....
  • 愛情究竟是甚麼?它從哪裡來,又是怎麼消失的?有多少文章、詩歌在描述愛情,但有多少人懂得愛情?即使談過戀愛甚至已經結過婚的人,或許都明白心動的感覺,卻很難說得清愛與不愛。
  •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唐朝詩人王翰所著的〈涼州詞〉,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好詩,描寫從軍者赴沙場作戰的無奈與瀟灑。其中「葡萄美酒」與「醉臥沙場」兩句,畫面之鮮明,彷彿一名慷慨就義的將士就在眼前一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