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定鼎:讓奧林匹克回歸Games

彭定鼎

【大紀元2012年08月14日訊】倫敦奧運會以「女王陛下」的從天而降和憨豆先生的「排氣」宣佈了開幕。開幕式預示了倫敦奧運將是一場遊戲。

回想起4年前的北京奧運,真不知道當時有多少人增添了多少白髮。在國家利益、國家形象的名義下,多少外來人員被「清離」出了北京,多少警力被用於維持秩序,多少錢財被用於奢華的場館設施的建設。我本人感受最深的是,三里屯的過街天橋為了奧運修建了殘疾人專用的升降梯,奧運期間是否使用過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奧運之後一直廢棄至今。

倫敦奧運村成了運動員派對狂歡的場所,倫敦街頭遊客熙熙攘攘,奧林匹克Games不僅屬於運動員,也屬於觀眾。

然而,奧運在中國卻首先是獎牌會。人數眾多的體育官員在處心積慮地謀劃著獎牌,教練員在殫思竭慮地設計著奪牌方案,隊醫在憂心沖沖地觀察著運動員的身體狀況。獎牌屬於國家,奪獎牌是為了國家,一切的一切都是嚴肅的政治任務!

這些年來,中國在獎牌數量上有出色的表現。但同時,我相信中國運動員的傷病率肯定也名列前茅,至少是銀牌得主(金牌大概歸於朝鮮)。中國運動員的快樂指數的排名大概與人均國民生產值的排名相當。

體育運動的舉國體制長期以來深受詬病,但是在一黨集權的政治制度下,權力必然不會放過體育運動這個眾人矚目的產業。於是,改革的風聲大卻雨點小,體育運動委員會改成了體育局,依然是政府機關;行業協會依然保留著行政體制。臭名昭著的中國足球就不必說了。田徑、羽毛球等項目也是醜聞不斷。中國體育界幾乎成了幫會。

中國在競技體育方面確實有進步,雖然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群眾性體育的極端落後。(我所住小區的單槓雙槓設施多年前就被被移走,改為了停車位。剩餘的中老年健身設施多年來也無人維護。群眾性的體育運動會則是聞所未聞。)但是政府大投入的競技體育卻依然不敵幾乎沒有政府投入的美國。人口多於美國五倍的中國在競技體育方面的表現卻沒有「好五倍」。舉國體制是失敗的!

在這種制度下,運動員只是教練手中的獲得獎牌的工具!這次爆出醜聞的中國羽毛球隊的總教練曾經表示:「像雅典奧運會這種讓球策略我們極少使用。可能很多人對讓球事件不能理解,作為我來講,只要金牌是中國的,誰拿不重要。」體育已經不是運動員之間的games了,而是成了政治games!無論如何這不符合奧林匹克精神。

這種制度下的運動員不會是快樂幸福的。劉翔長期以來一直以「陽光男孩」的形象出現在世人眼中,但北京奧運會的退賽和倫敦奧運會的慘敗打破了這個形象。他的傷病如此嚴重,卻在各方的壓力巨大下堅持比賽,釀成跟腱斷裂的惡果。顧拜旦要是知道奧運會害人至此,一定會後悔創辦了奧運會!

最讓我心寒的是,劉翔的父母也被捲入這台無情的政治—體育機器忍受著煎熬!劉翔的母親在劉翔失敗後首先表達的不是對兒子傷勢的關注,而是懇求公眾原諒劉翔:「他現在是國家的兒子,奧運會之後才能還給我。如果他不再優秀,請大家原諒他。」讀到這些話,我先是想哭,繼而怒不可遏。劉翔很優秀很出色,他是體制的犧牲品。犧牲品卻要請求大家的原諒,天理何在??

同為「陽光男孩」的姚明在美國打職業賽,快樂幸福輕鬆。

想當年,東德社會全面落後於西德很多,但競技體育表現出色。東德政權垮台後,暴露出來的體育黑幕令人震驚。而與中國同為人口大國的印度在經濟科技文化切實進步的同時在奧運競技場上表現極差。體育為國爭光的神話不攻自破!

西方國家競技表現突出的基礎是群眾性體育的高度發達。我每次看到西方的「群眾自發組織」的跳傘、攀岩等活動時都驚嘆於其水準之高。在自由的人民心中,體育是快樂的遊戲。這才是奧林匹克Games的本意。

奧運會就是Games!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是歷史上最成功的奧運會之一,也是賺錢的。而2008年的有組織的、嚴防死守的火炬傳遞讓我聯想起了1936年的柏林。

我希望看到的奧運會是優秀運動員個人之間的引人入勝的競技。讓國家、政治遠離奧運會吧!讓體育成為商業,讓優秀運動員有錢可賺,讓組織者發財,讓觀眾歡笑,讓奧林匹克回歸Games!

--轉自《BBC》

相關新聞
彭定鼎:中國要向美國學習什麼?
彭定鼎:當政府給公務員加薪時,弱勢群體就被遺忘了!
彭定鼎:上訪接待站見聞
彭定鼎:政府的管制踩了香蕉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