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目擊

彭定鼎:上訪接待站見聞

彭定鼎

標籤:

【大紀元1月17日訊】2007年12月7日下午2時 30分許,我陪同兩名BBC廣播記者前往國務院信訪辦接待中心採訪上訪人員。我們還沒有到達接待站門口,就被眾多上訪人員圍住,一些人大聲對我們訴說他們的遭遇,另一些人則拒絕我們的採訪,理由有二:一、 “家醜不外揚,我們不對外國人說”;二、“你們不能給我們解決問題,我們還會挨打被勞教”。

保安員們看到我們的到來,如臨大敵,步話機喊聲此起彼伏。我們在眾多保安的包圍下向接待站門口艱難地走去。只要有人對我們訴說什麼,保安立即上前阻撓、推搡,我們被迫與保安嚴厲交涉,才做了一兩分鐘的錄音。

到達接待站門口後,立即有員警和工作人員圍上來查驗證件,隨後我們被告知可以採訪,但不得妨礙交通、妨害秩序。我表示,我們是按照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的相 關規定從事採訪活動,是合法的、正當的。如果我們的採訪引起圍觀,那麼維持交通和治安秩序是警方的責任。

我表明了強硬態度後,繼續進行錄音採訪。但一直受到員警、保安和工作人員的騷擾。對我們訴說遭遇的上訪人員不停地受到莫名其妙的衝撞,有的乾脆被保安阻攔、架走。我們親眼目睹有人毆打一位拄著拐杖的老人,我要求在場員警制止時,員警告訴我“那是上訪人員之間的糾紛”。員警的話是難以相信的,我更傾向於認為那是“工作人員”毆打上訪人員。但退一步說,即便是上訪人員的糾紛,員警就不該制止嗎?維持秩序不是他們的職責嗎?

一位來自黑龍江佳木斯市的訪民對我們訴說他的遭遇時,有人不停地在眾目睽睽之下從背後對他施以拳腳。眾人怒問“為什麼打人”時,那幾個無賴嬉皮笑臉地否認 打人。我問其中一個胖子“你是幹什麼的?”他答:“我也是上訪的。”但是被毆打的訪民和周圍的訪民告訴我他們來自“駐京辦”。

接受完採訪後,那位訪民悄悄要求我們保護他離開現場。我也意識到有人要對他下黑手,於是告訴他緊緊跟隨我們。我想把他帶上我們的車離開。向停車處走去的路上,我們不斷被不明身份的人堵截。走到一半時,又有幾名員警和保安來到我們身邊要求我們迅速離開。其中一個著便裝的還兇惡地對著我們的話筒喊道:“你們要幹嗎?你們不要到中國來給我們製造混亂!”

我告訴他們,我們已經做完了採訪,正在離開。這時,幾個人突然間對著那位佳木斯訪民一擁而上、拳打腳踢,把他推到大約1米遠之外打倒在地,那幾個保安也拳腳交加,同時有人阻礙我上前救助。眨眼間,那位訪民被架進了“辦公區”,從我們的眼前消失。

我立即向在場的員警報案說有人遭到毆打,工作人員對我說:“我沒有看見啊。你有證據嗎?”員警則說:“那是訪民互毆。我們也管不了。”

我們只得再次來到接待站。為了避免引起混亂,我們站在接待站對面的人行道上與一名聞訊趕來的會說英語的外事員警和一名在場的治安警察交涉。我們要求見到那 位訪民,他是因為接受我們的採訪遭受毆打,我們對他負有責任。如果見不到他,我們不會離開,而且要向外交部新聞司報告這個事件。治安警察掏出手機與“辦公 室”聯絡後答應了我們的要求,要我們“稍等”。

在等候的過程中,那位治安警察奇怪地冒出一句:“人人都該愛國。上小學的時候老師就這麼教的。”我說:“您說得對。現在黨中央、國務院號召全國人民向世界展現中國開放的形象,歡迎外國記者來採訪報導。開放的中國不僅是指我們的成就,還包括我們的問題。協助外國記者報導是每個公民的義務。這是愛國之舉。當著外國記者的面毆打上訪人員倒可以說是賣國行徑。再說了,上小學之前我們就該知道不能打人了吧?”那員警無語了。

一會兒,那位訪民走了出來,臉上帶著傷,一瘸一拐地艱難地穿過馬路來到我們身邊。我立即詢問了他的姓名、位址和電話,告訴他我們將繼續關注他的境況,並將他帶上我們的車離開現場。

經歷了這一切後,我心情很沉重,也很迷茫。假如我在60年前的北平目睹類似的事件,我會在心中默念:“打倒國民黨!”(當然,在當時軍警憲特的高壓統治下,我不敢這麼說),然後投奔解放區。可是60年後的今天,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轉自《華夏電子報》第 226期(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廣東佛山港資廠3千人罷工 引發警民衝突
北京維權人士葉國強取保候審回家
200老工人示威重慶市委
山東荷澤原天香村賓館職工反對權錢交易上訪維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