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金牌得主訪大陸體校:兒童權利無保障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8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平多倫多編譯報導) 上週六16歲中國女子游泳選手葉詩文獲得400米女子單人游泳金牌,但其子彈似的驚人速度引起外界質疑,懷疑中國選手是否像東德選手一樣用藥物保持體力?是否服用類固醇興奮劑?中國教練是否找到破除奧委會興奮劑檢驗的妙方?

據《多倫多星報》報導,有人說,如果葉詩文是美國人,還有人會懷疑她嗎?對於外界質疑,葉詩文本人堅稱得金牌是自己多年刻苦訓練的回報。

對外界諸多懷疑和嘲諷,中國官方氣的臉都綠了。的確,中國運動員培訓機制是目前世界上最嚴厲最受爭議的,整套機制幾乎全盤照搬前蘇聯。

體育機制內 兒童權利無保障

2006年葉詩文6歲時,就從幼兒園被選為游泳苖子,此後10年全部是在艱苦惡劣的訓練中度過,英國奧運會4枚金牌得主品森特(Matthew Pinsent)稱這一機制就是虐待兒童。

2005年,品森特曾參觀北京著名體校—甚剎海體校,該校副校長說,中國有句老話 「孩子不打不成器」,因此校規雖規定不許打孩子,但學校還是經常打孩子。

品森特說,當時看到一個小男孩身上有傷痕,男孩告訴說是被打的,其他孩子也都說自己被打過;還有一個7歲小孩子在被要求不斷重複舉手動作時,邊做邊抽泣。

人權觀察組織亞洲分部副主管凱恩(Phelim Kine)表示,像中國這種獨裁國家,缺乏基本的兒童保護機制,兒童長期遭受身體、精神和心理傷害的可能性更高。

龐大的金牌製造機器 體育樂趣被剝奪

在中國,官方建立資助的一套龐大的金牌工廠打造機制內,對兒童的嚴酷體罰眾所周知,但為國為黨爭光超越一切。

2年前溫哥華冬奧會上,中國18歲速滑選手周洋贏得金牌後,在感謝國家之前先說了感謝自己的父母,結果被當局公開批評,一個女孩正常孝心表達招致一頓狂批,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副主任甚至懷疑周洋是否愛國。

香港歷史學教授、《中國奧運夢想》作者徐國齊(Xu Guoqi)表示,中國這種金牌為中心的體育機制,其根源是為國爭光,運動、國家命運與榮譽之間緊密相關,因此中共以舉國之力打造幾個金牌運動員,一點也不奇怪。

徐國齊表示,中國目前共3000多家體校,學生共40多萬,其中約4.6萬尖子都會進甚剎海這樣的一流體校,這4.6萬人中,卻不到400人最後能參加奧運會。

徐國齊表示,在中國,運動員可能從5歲起就開始接受訓練,大多數時間都在訓練中度過,對於這套機制內的多數人來說,體育的樂趣被剝奪,一切都以服從國家利益為上。

對此,中國跳水運動員吳敏霞本週三贏得金牌時可能最有感觸,那一刻,她的家人將隱瞞多年的祖父母去世的消息和母親患乳腺癌的消息告訴了她。

相關新聞
迎奧運怪招 荷蘭創噪音驅動「尖叫車」
男子八人單槳賽艇 德國隊奪得冠軍
中國的金牌迷思與民眾對舉國體制的反思
【周曉輝】:葉詩文被質疑與奧運代表團前首席隊醫的證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