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私人企業:投入商業太空採礦行列

人氣 13
標籤: ,

【大紀元2013年01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黃凱熙綜合報導)美國私人企業深空工業(Deep Space Industries,DSI)在本週二(22日)宣佈,將在2015年發射一艘小型飛船,專門攔截在近地球表面、繞行太陽的小行星,加以採集行星上的稀有礦產,進行替代能源和稀有金屬的開發,造福地球。這是繼去年的行星資源公司(Planetary Resources),宣佈將進行小行星採礦的商業行為後,第二家具有雄心壯志的私人企業,投入小行星的商業探索行列。

根據路透社報導,企業總部位於加州聖莫尼卡(Santa Monica)的深空工業表示,該公司結合了許多有志一同的企業家及工程師,計畫在2015年發射一架名為「螢火蟲」(Firefly)的小飛船,至距離地球表面3億英里以下的太空中,進行為期6個月、採集小行星礦產的任務。這架體型大約25公斤的飛船,屆時將在這個範圍,率先探索一顆人類從未接觸過的小行星。

這項太空採礦計畫的第一步,是先用專門搭載商用通訊衛星的火箭,或是用其他類型的太空探測器,把大約像一台筆記型電腦大小的「螢火蟲」送上太空。

深空工業的執行長甘普(David Gump)表示,每年大約有1,000顆近地小行星會在預定的探索範圍內飛過,科學家相信大部份的小行星上都含有水和氣體,其中的甲烷可轉化成燃料;也可能在小行星上收集到鎳金屬,這種金屬可利用於三維打印機的製造零組件上。

甘普說:「這些小行星對地球而言,將會像美國明尼蘇達州的鐵嶺礦山(Iron Range),對上個世紀的底特律工業一樣重要,讓最需要的重要資源近在咫尺;這樣的話,從小行星上獲得的金屬和燃料,將會對本世紀的太空產業發展,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這是我們希望看到的結果。」

甘普曾與他人合作創辦過3家太空與技術新創公司,其中包括專門探索與發展月球資源的宇宙機器人技術公司(Astrobotic Technology)。

深空工業表示,他們正與美國宇航局(NASA)及其他公司聯合進行該計劃。他們接著會在2016年,發射體型較大的「蜻蜓」(Dragonfly)飛行器,把在小行星採到的礦物樣本送回地球,確認小行星上的礦物是否具有開採價值。

深空工業在聖莫尼卡飛行博物館內,舉行這次的太空採礦計畫記者會,同時透過網絡直播計畫的發佈會,但該公司並未說明還有哪些企業或機關將贊助這項計畫,僅表示他們還在尋找投資太空採礦計畫的合作夥伴。

深空工業並不是第1家宣佈進行小行星採礦計畫的公司,去年位於華府的行星資源公司,在獲得Google主管佩吉(Larry Page)以及施密特(Eric Schmidt)等多位投資人的資金援助,並取得《阿凡達》導演柯麥隆(James Cameron)的支持擔任顧問後,已先一步宣佈展開小行星的商業探測計畫。

行星資源公司的小行星探測計畫較為保守和循序漸進,他們計畫先以低成本的小型望遠鏡來探測小行星,再分析該行星是否具有探勘價值後,才會進行第二步的探索。

以往不少最具前瞻性的冒險性商業行為,因為成本過高且沒有先例可供參考,往往鎩羽而歸的宣告失敗。目前深空工業的行星採礦商業行為是否能成功,還有待觀察。但根據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評估,單是想要捕捉到一顆500噸的小行星,至少就要花費近25億美元的成本。所以想要在小行星上採礦,恐怕要先付出鉅額成本,如此看來並不一定符合經濟效益。


視頻:深空工業(DSI)發佈該公司即將投入的太空採礦計畫短片。

(責任編輯:畢儒宗)

相關新聞
連續發現系外行星  探索外星生命
美太空採礦公司 24日亮相
《阿凡達》現實版 卡梅隆投資小行星採礦
天文學家:明年能找到首顆地球雙胞胎行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