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神之難在目》

吳秀麗2013工筆人物花鳥展
周道子
font print 人氣: 64
【字號】    
   標籤: tags: , , ,

工筆畫家吳秀麗女士自一月初起,於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展出她近年來的精心創作,內容包括人物、花鳥及動物等數十件,畫風華麗卻不失典雅脫俗,純熟的傳統技法中又溶入鮮明的時代精神,展現出畫家的深厚功底和對藝術的獨到心得。

吳秀麗獨特的身世背景也十分特別,她生長於上海,父親卻是道地的新竹縣北埔人,1947年被國民黨徵調到中國,直到1988年才落葉歸根返回台灣,她與家人也於1994年陸續回台,定居新竹縣竹東鎮。

從小即受專業繪畫訓練的吳女士,自中國美術大學南京分校畢業後進入國家畫院專職創作。作品多次獲獎,包括1980年《千里共嬋娟》獲上海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國畫展入選,1997年《歸心似箭》獲香港回歸畫展一等獎,1998年《南海觀音》獲第二屆新竹縣美展國畫組入選,1999年《銀盤棲鷺》獲第十五屆全國美展國畫組入選,2000年《月是故鄉明》獲新竹縣美展國畫組入選等。1994年設籍台灣,目前定居新竹縣竹東鎮,計有十件作品獲文建會國家文化資料庫典藏。返台仍創作不輟,畫齡至今至少有40餘年。

她的中國工筆畫能夠溶入西方的光影、透視等寫實手法,雅緻的用筆設色中毫無匠氣,加上民俗工藝的鮮麗色彩和連環插圖的敘事與抒情,可謂雅俗共賞。花鳥、人物、動物,兼具真實感與裝飾性,追求完美形式的同時不忘賦予生命和內涵。

畫展以「傳神之難在目」的蘇東坡名言作為主題,自是畫家對於《傳神》有一定的體認和自信。畫展中的《貓》系列,最是吸睛的亮點。觀眾驚嘆於這些可愛貓咪的生動可掬,除了毛茸柔軟的體態之外,鬍鬚和眼神更見畫家功力。特別是以西方焦點透視結合散點透視表現貓咪的凝視,為「傳神」找到了新的詮釋— —既能表現水晶般透亮的光澤,又能使貓咪的精神靈氣透過眼神聚焦活生生的表現出來。作品《美與思》、《窗外》中,貓兒都有在思考和觀察的神韻。其中一幅貓兒抬頭仰望蝴蝶,澄徹有神的兩眼準確聚焦在上,堪稱一絕。畫家也把情感投射畫中,貓兒們仿佛也人性化了,令人愛憐。


吳秀麗工筆畫貓『窗外』。

人物畫多取材自古代歷史美人(如西施、王昭君等);但也有反映現代潮流時髦女性的作品,創意十足。畫展中同時展出以吳女士作品設計出的文創產品,如絲巾、陶板,靠枕等頗受歡迎。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局部。

畫展將一直展出至2013年2月26日,歡迎愛好藝文的朋友前往欣賞。@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李擷瓔台灣嘉義報導)魏滔老師工筆畫個展,刻正在嘉義市立博物館3樓藝術空間展出,展出上古神話49幅,山海經60幅,展出期間9/14至10/2每星期六下午2時安排導覽活動,由魏滔老師親自解說,9月18日也現場作解說,讓參與民眾猶如彷彿置身在上古時代。
  • 鄭玉卿成立的雅品工筆畫社15、16兩日在洛僑中心舉辦工筆畫師生聯展,51幅畫作,花鳥、人物、蔬果、魚獸等等,充分展示工筆畫的不同韻味。並以一幅師生聯畫的「百子千孫賀萬年」,一百隻各具生態的鴨群,來慶祝中華民國精采一百。
  • 台中市大墩文化中心「心明白-游景翔個展」,15日開展。藝術家游景翔取材貝殼、葫蘆、刀柄雕塑心經,及礦工模樣的黑色鉛筆芯,細膩的創作,許多都須透過放大鏡,才能看清作品的細微之處。而其對宗教的喜好,也大量投注在藝術創作中,常見以達摩、經文及佛像為題材,將神佛的美好展現給大家。
  • 創意彩繪讓學習者能發揮想像力,然後具備畫面統整的能力,運用多元的表現方法,更對於物體輪廓的掌握與色彩的運用,及對於色彩的敏銳度,表現出有層次差異。工筆畫為國畫中最為細膩的一種畫法,其所表現出來的畫,總是那麼自然又那麼優美。而且學習工筆畫不僅可人陶冶心情,更有修身養性之功能。
  • (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灣台中報導)非科班出身,國中老師江碧蘭在台中大墩文化中心,舉辦個人第三次畫展,她以英文老師露西的西方思維,浸潤中國水墨畫28年,在女性纖細、柔軟、敏感特質中,一路從寫意到工筆 ,再到工寫並用、自然融合,作品多元繽紛,纖細的工筆鳥獸筆觸,在大色塊間透出趣味,又引人深思。
  • 春天蒞臨紐約!摩根圖書館和博物館(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推出波特小姐的精彩特展:「碧雅翠絲‧波特:擁抱大自」(Beatrix Potter: Drawn to Nature)。波特小姐是廣受大眾喜愛的《彼得兔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還有其它兒童讀物的作家和插畫家。
  • 卡拉瓦喬的《老千》有巨大的影響力,激盪出無數件類似的版本;歐洲的藝術家複製了三十餘件作品。然而,20世紀大部分時間大家都不知道卡拉瓦喬的原作收藏在哪。一直到1987年才重新在歐洲的私人收藏中出現。
  • 「落竹三千, 成就一畝茶。」古人以竹自許君子品德,今人以竹製焙籠泡出一壺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湯的甘甜,此間一件件竹編器具透過竹編師傅落款標記,成了審美的主體,傳世千古的好手藝。
  • 老子《道德經》說道:「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 墨竹是文人畫重要的題材之一,竹可言志,也可以寄情,一方面也體現士大夫的人格操守。文同是北宋畫墨竹首屈一指的人物,人稱「湖州派」。對後世墨竹發展影響極大。他的表弟蘇軾亦曾為其寫過許多首題畫詩。今天我們就從文同最出色的、最引人注目的《墨竹圖》來看看,這幅畫為何讓人過目難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