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貴族式寄宿學校在亞洲成長擴張

人氣 46

【大紀元2013年01月31日訊】一些亞洲地區的家長希望孩子能就近得到高品質的外國模式教育,擺脫當地學校體制的束縛。為了迎合這批家長的需要,一些歐美貴族式寄宿學校在亞洲成長,紛紛在亞洲設立分校。

英國馬爾伯勒學院的努沙再也分校是英國馬爾伯勒學院在馬來西亞第一個國際分校。馬爾伯勒學院成立於1843年,是寄宿學校,校友包括詩人西格夫裡•薩松(Siegfried Sassoon)和凱特•米德爾頓(Kate Middleton),也就是現在的劍橋公爵夫人(Duchess of Cambridge)。努沙再也分校有350名學生,約20%為馬來西亞人。

馬來西亞分校共佔地36公頃,學校擁有眾多的體育設施,包括室內綜合體育館,一個全天候曲棍球場和一個板球場……在教室裡,木製課桌按雙排整齊地擺放著,穿著格子校服的孩子們散坐在一起。

哈羅國際學校香港分校(Harrow International School Hong Kong)與擁有幾百年歷史的英格蘭哈羅公學(Harrow School)簽署了特許經營協議,並於2012年9月開始運營。哈羅公學的校友包括詩人拜倫勛爵(Lord Byron)、英國前首相溫斯頓•丘吉爾(Winston Churchill)以及印度第一任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前中共高官薄熙來之子薄瓜瓜也是該校校友,他是第一位就讀哈羅公學的中國大陸公民。哈羅公學在北京和曼谷也設有分校。

布蘭克森山亞洲分校(Branksome Hall Asia)於2012年10月在韓國濟州島教育城開設了分校。該校是多倫多具有109年歷史的私立女子學校布蘭克森山學校的姊妹學校。

西方的貴族寄宿學校在亞洲掀起了設立分校的熱潮

這些學校滿足許多亞洲家長的需求,因為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家附近得到高質量的外國模式教育。同時,家長們還希望子女能擺脫當地學校體制的束縛,因為當地教育強調的是考試和機械式的學習。

40歲的薇薇安•馮(Vivienne Fung)曾做過律師,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在電話上說,她和丈夫對很多香港當地學校的教育失望,學生在放學之後把許多的時間與精神都用來做作業或參加補習班。馮女士說:「我們對死記硬背的學習不感興趣,我們更傾向於整體學習。」

她還表示,哈羅學校的「教育理念比很多香港學校更為全面,它不僅關注學業,同時還極其注重把每個學生培養成世界公民」。

哈羅公學香港分校是該校在英國本土之外的第三所分校,佔地3.7公頃,校舍前身是一座軍營。在開學第一年,學校招收了約740名男女學生,包括180名寄宿生。在所有建設完工之後,該校預計將招收1,500名學生。

根據香港《南華早報》(Th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的報道,香港政府對哈羅學校的用地象徵性地收取了費用,並向其提供了2.73億港幣(約合3,500萬美元)的無息建設貸款。

與其他在教育城經營的機構一樣,馬爾伯勒馬來西亞分校享受了政府的優惠稅收政策,然而開發商拒絕透露融資和土地使用方面的事宜。

韓國政府機構向布蘭克森山亞洲分校提供了1.7億美元的投資貸款,這筆貸款由私人投資者募集,還款期為23年。設立這所學校的初衷之一就是讓更多的學生留在韓國就讀。

布蘭克森山亞洲分校是韓國南部這座風景秀美的島嶼上開設的第二所西方寄宿學校。另一所是北倫敦教會學校濟州島分校(North London Collegiate School Jeju),是該英國頂級女子寄宿學校在韓國設立的男女合校分校。

布蘭克森山亞洲分校佔地9.5公頃,校園裡有一個奧運會場館標準大小的游泳池、溜冰環道、高爾夫學校、網球場和最先進的資訊技術設施。開學第一年,學校招收了約300名學生,包括181名寄宿生。

該校提供國際文憑課程,並預計在未來幾年內達到1,200名學生的滿額招生規模,包括450名寄宿生。幼兒園至3年級為男女合校教育,而4-12年級僅招收女生。

馬爾伯勒、布蘭克森山和哈羅亞洲分校每年的學費和住宿費加起來可達到幾萬美元。然而,就讀這些學校的開支仍比將孩子送往西方寄宿學校就讀要少。這三所學校都設有一些獎學金。

哈羅分校每年的學費為11.87萬港幣至15.98萬港幣,約合1.52萬美元至2.05萬美元。住宿費1.311萬港幣。全日制寄宿學生的費用約為英國學校的2/3。

亞洲分校並非完全照搬其母校模式

哈羅公學校長兼哈羅國際管理服務公司首席運營官馬克•亨斯曼(J. Mark Hensman)說:「分校與英國的哈羅公學是不同的,我們不能全盤照抄。英國學校只招收男生,擁有400多年的歷史,而亞洲分校是男女合校。」

這些分校一直在努力教授亞洲語言和文化,以使學生不至於與所在的地區脫節。

哈羅分校約30%的學生持有香港護照。學校既開設了英國國家課程,也有廣東話和普通話課程。

馬來西亞的馬爾伯勒學院教授的是其英國母校的基礎課程,同時,學校還把中文和西班牙語作為學生的第一外語和第二外語。

布蘭克森山亞洲分校教授韓語和韓國文化,學校85%的學生是韓國人。

馬爾伯勒學院校長皮克先生說:「在英國,學生們是先學習法語和德語,而後接觸這幾門未來語言。而如果你會說普通話和西班牙語,你能在70%的發展中國家中闖蕩。」

(責任編輯:江啟明)

 

相關新聞
加拿大寄宿中學(1)
加拿大寄宿中學(2)
美國寄宿中學(1)
美國寄宿中學(2)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