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澳小學語數成績公/私校生差別不大

【大紀元2013年10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安妮澳洲悉尼編譯報導)最近的一項調研發現,澳洲就讀於私立小學的孩子在語數(NAPLAN)測試中並不比公立學校的學生表現更佳。而表現最好的則是那些出生時體重正常、成長中的社會經濟環境較優越、家裏有一定的讀書氛圍、母親為非全職工作的孩子。

由昆士蘭大學研究人員所主持的這項研究,是對一些4歲的澳洲兒童長期跟蹤研究開始的,在2008年至2010年之間對1萬5千名5年級學生和1萬1千名3年級學生的語數(NAPLAN)成績進行了對比分析。
研究人員表示,將在下個月的相關會議上發表調研結果,「私校能使孩子們獲得更好學習成績」的習慣說法會因此打破,「從調研結果可以看出,在兒童階段,『自然』 比『培養』在影響兒童認知方面更有效。」

研究人員發現,來自家庭收入、健康指標、家長受教育水平等成長環境因素相似家庭的孩子,其在課業成績上並無明顯差異,無論他們就讀哪種類型的學校。

研究者之一、健康經濟教授康(Luke Connelly)說:「把孩子送到公立學校的家長可以放心了,他們沒有耽誤孩子,天主教等其它私校與公校學生成績沒有甚麼差別,兒童就讀學校類別沒有影響成績,而家庭環境對兒童成績影響最大。」奈利同時表示,上述現象並不意味著支付高額私校學費是浪費,因為語文數學測試成績只是衡量學校的一個單項指標,不代表學校整體教育水平。

接受調研的小學生三分之二就讀於公立學校,20%的在天主教學校就讀,其餘的是在獨立學校讀書。研究人員發現維省兒童成績比紐省要好,維省兒童閱讀成績較好,昆省兒童計算能力較佳,其餘省在語數(NAPLAN)考試中成績仍比紐省低。

出生時體重低於2.5公斤兒童的考試成績「很低「,尤其在語法和計算能力上,研究人員暗示出生體重偏低與長期發育遲緩有關。父母完成了12年教育的孩子在所有科目中成績較高,母親長時間工作的學生在所有科目測試中表現更糟,除了計算能力。研究人員還發現天主教私校五年級學生在所有課程中的成績明顯不如公立學校,閱讀和寫作除外。

康奈利教授表示,在得出最後結論前,他們還要參考7年級學生的各項表現。

(責任編輯:瑞木悅)

相關新聞
家長須知:全澳語文和數學統一考試(NAPLAN)
研究發現自我加壓更能提高學習成績
澳洲中小學語數統考成績揭曉
澳語數統考成績揭曉 小學生進步幅度超中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