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右翼推出新移民政策 擬改革出生地制

人氣 43

【大紀元2013年10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吳沃法國報導)移民問題再次成為法國人熱議的話題。右翼人民運動聯盟(UMP)主席高備10月22日宣佈,右翼將在年底之前提出一項針對出生地制(Droit du sol)法律的改革草案,旨在終止「父母是外國人,但孩子出生在法國,年滿18歲後,即可自動加入法國籍」的法律。這也就意味著給本來已嚴厲的移民政策,再添一道「保護牆」。

高備的這個「新移民政策計劃」得到右翼重量級人物、前總理菲永的認同。對於右派而言,移民是法國政治的第5大主要問題。高備說,改革不是質疑出生地制,但是如果父母在法國沒有合法的身份,即使小孩在法國出生,他(她)也不能留在法國,也不可能獲得法國籍。

如往常一樣,高備此次的新移民計劃引起很大的爭議,反對的聲音除了左派社會黨外,媒體也反應熱烈。

《世界報》:放棄出生地制,不可思議

10月23日,《世界報》發表評論說,要是放棄出生地制,令人難以置信。要知道,早期時,全球各國是基於國家血統論(la nation ethnique)的概念實行國籍血統制的,後來,是法國提出的改革,基於所有種族自由價值觀的「公民國家」(la nation civique)概念,實行了出生地制。之後,得到國際上許多國家響應,如美國、加拿大、英國、意大利……甚至德國也從2000年開始接受實施出生地制。

對右派的舉動,其它法國媒體亦大做文章。較為突出的是,媒體把政界人士的言論與現實情況做了客觀的比較。比如說,右派認為移民是法國的一大問題,但今年1月份兩家民調機構(Ipsos和TNS Sofres)的調查結果卻差別較大:前者說有70%的法國人認為移民太多,後者持同樣觀點的則是54%。

高備把法國的移民狀況與歐洲其它國家相比,認為法國的社會福利是最吸引外國移民的。但事實上,根據歐盟的一個機構Eurostat在2010年所作統計,那一年移民法國的人口為14.95萬,德國為31.7萬,西班牙為43萬,英國為49.7萬。另外,從全國總人口比例計算,2010年,沒有法籍但居住在法國的外國人口占總人口的5.9%,相比較德國是8.8%,西班牙是12.3%,英國是7.2%。

出生地制在法國的具體實施方法

在法國有兩種情況可獲得國籍。第一種情況是「血統制」,即父母是法國籍,其子女自動拿到法國籍。法國實行「血統制」至19世紀中葉後,改為「出生地制」,即無論父母持何種國籍,在法國國土上出生者,即可擁有法國籍。

出生地制在法國的具體實施中是比較複雜的,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外籍父母擁有合法居留身份。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並不是一出生即可獲得法國籍,而是必須先獲得法國長期居留證,有效期為5年,可延期兩次。當小孩長大到13歲,並且必須要在法國居住和上學滿5年後,經父母的同意方可開始申請入法國籍。同樣條件,到了16歲後,子女可以自行決定申請加入法國籍。只有到18歲時,其身份才可自動轉為法國籍。

第二種情況是,外籍父母不擁有合法的身份,這樣他們在法國生下的孩子也不會有居留證,所以不能申請加入法國籍。

第三種情況是,父母是在1962年以前在阿爾及利亞法國殖民地出生的,其在法國出生的子女可自動獲得法國籍。

(責任編輯:德龍)

相關新聞
一場針鋒相對的歐洲移民政策辯論
法有未成年子女無證居民政策近期不變
薩爾科齊若連任 將緊縮法國移民政策
法國新政府的移民政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