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別以「公職人員先行」為名製造新的雙軌

曹林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2013年11月26日訊】三中全會的改革決定中明確提到「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再一次激起了輿論對延遲退休政策的討論,由於爭議很大阻力重重,分歧遠遠多於共識,諸種版本的改革方案都並取得基本共識,一個最新的建議是:基於延遲退休對不同群體所造成的不同影響,此改革暫不會全面推開,會從公職人員先行。專家認為,公職人員先行,不光有利於減小延遲退休年齡的阻力,同樣可以為全面推開延遲退休總結經驗。

但願「延遲退休公職人員先行」的建議只是傳言謠言,因為這是一個餿主意,不僅不會解決舊問題,還會增加很多新問題;不僅不會化解改革阻力,甚至會激發很多新的矛盾。既不正當,也不合法,還疑似是一種自肥的改革。

改革改到如今的地步,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困難重重。公眾對改革最大的批評就是「改革到官為止」,凡涉及讓民眾讓渡利益的改革,都輕易就改了;可一涉及官員的既得利益,就舉步難艱寸步難行了。另一個受公眾詬病的改革取向是,凡是有利可圖的,多是「領導先行」;凡是涉及出讓利益的,多是「百姓先行」。養老金改革最大的阻力也在於此,雙軌制是最大的阻力,而公職人員又是雙軌制這種不公平體制的最大受益者。

改革改到這個地步,要想推進一步,必須撼動公職人員的利益。為了糾正昔日「掌杓者自肥」的改革取向,當改革遇到困難時,作為昔日改革最大受益者的公職人員應該作改革的表率迎難而上,遇困難領導先行,去克服困難和讓出利益,這不是甚麼高風亮節和權力美德,而是起碼的改革公平。可延遲退休公職人員先行,則違背了這一原則,疑似公職人員又一次借改革自肥。

在對待延遲退休政策上,輿論以雙軌制為界限形成了明顯的分裂,多數公眾是堅決反對的,因為公眾感受到了明顯的利益損失,延遲退休打破了退休的預期,延續了工作的壓力和延緩了應享受到的退休福利。而公職人員群體則堅決支持,因為他們將是這個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對於這個群體的來講,在崗時的福利遠高於退休福利,更重要的是,延遲退休能夠延長官員的政治生命和權力利益。所以,這個群體一直是延遲退休政策的最有力推動者。

在社會對延遲退休未取得共識、未破除雙軌制和實現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的基礎上,就讓公職人員先行,這種改革是不正當的,只會進一步撕裂社會階層。在延遲退休上讓公職人員先行,並不是讓這個群體去當「有問題先行」、「有困難先上」的改革先鋒,而是一種變相的福利,有利益先去爭,對自己有利的改革先去享受。雙軌制都是壞制度,養老金上的雙軌制本就製造了無數問題,而延遲退休上公職人員先行,不僅沒有解決舊問題,反而製造了新的雙軌制,在退休問題上民眾與公職人員的雙軌。公職人員是雙重的受益,既從養老金雙軌中獲益,又從退休雙軌制中獲益,而公眾則是雙重受損者。

再從另一個角度看,公職人員延遲退休也對解決養老金困境毫無幫助。所以要延遲退休,是為了解決養老金缺口的問題,可在當下的雙軌制下,公職人員其實並沒有受到養老金缺口的衝擊,因為這群人的養老金無須依賴社保籌集,而是國家財政支付。所以,在既有的雙軌制下,延遲公職人員退休對緩解社保壓力根本起不到作用。公職人員延遲退休,除了增加了國家財政的壓力、減少了就業崗位、讓公職崗位更加炙手可熱外,不會解決任何問題。

所以,在推進延遲退休上千萬別想「公職人員先行」這個餿主意,警惕以改革之名自肥,以「先行」之名製造新的雙軌。

文章來源:轉自「大家」網站作者專欄

相關新聞
【人物真相】高層內鬥 江派核心曾慶紅成焦點
【人物真相】習的寵臣鍾紹軍
【名家專欄】中國製造業產能過剩損害經濟
覓真:盤點原河南省監獄管理局書記李隨軍迫害案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