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11月房價再漲 專家示警泡沫破裂徵兆

人氣 4

【大紀元2013年12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雙報導)12月18日,中共國家統計局發佈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漲幅同比下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漲幅均超過20%,但環比上漲速度開始收窄。專家稱,目前中國大陸樓市出現有價無市現象,或將是房地產泡沫破裂徵兆。

環比增幅收窄 城市分化加劇

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在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方面,與10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最高漲幅為1.3%,最低下降0.5%,溫州房價連續下降27個月,另外價格持平的城市有3個,上漲的城市有66個。

其中,上海房價上漲最多,漲幅為21.9%,連續2個月位居榜首;北京、廣州、深圳分別上漲21.1%、20.9%和21%。從2013年9月起,北上廣深4個城市房價與去年同期相比,漲幅已連續3個月超過20%。

雖然北上廣深房價持續上漲,但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認為,房價環比漲幅繼續收窄。初步測算,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平均漲幅為0.6%,比10月份的環比平均漲幅收窄0.1個百分點。北京、上海、廣州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漲幅均比10月份有所縮小,在二、三線城市中,環比漲幅收窄的城市更是達到了29個,各地樓市分化特徵十分明顯。

另外,根據《2013年11月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報告》數據整理後發現,保定、寶雞、馬鞍山、東營、煙台、鹽城、鞍山、南通、溫州、新鄉為「跌最快」前10大城市。

專家:「有價無市」徵兆 預示房地產泡沫遲早會破

從專業研究機構最近發佈的統計數據來看,無論新建商品住宅還是二手房交易價格、成交面積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包括一線城市在內,房價已經出現鬆動、滯漲甚至有價無市跡象。

「鏈家地產」數據顯示,北京12月上半月共成交二手房4,538套,較11月上半月同期相比,下降23%以上,較去年同期下降37%以上。

而在武漢的一些新開發樓盤,以往開盤的「起步價」變成了「封頂價」。上週武漢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量為2,630套,成交量跌破3,000套關口,與前一週相比減少24%以上。

加拿大皇家銀行風險管理資深顧問陳思進12月15日發表博文「中國房價很可能暴跌」。文章從微觀及宏觀經濟角度分析了中國大陸房地產需求與價格之間的關係及中國房地產的畸形發展導致房地產膨脹、房價暴漲抑制了總需求,反過來最終也殃及房地產本身,使得商品房需求也受到打壓。

他表示,一開始出現有價無市,成交量下滑等跡象,不排除最終房地產泡沫破滅,房價崩盤,引發經濟和金融危機的可能。北京等城市出現住房有價無市現象或已是先期徵兆。

他認為,中國的國民產出已經支撐不了如此龐大的房地產泡沫價值,中國國民收入很難支撐如此畸高的房價。房地產泡沫破滅是遲早的事情,高房價掉頭向下也只是時間問題。

美聯儲前主席:中國經濟存在泡沫 影響穩定

日前在北京舉行的2014網易經濟學家年會上,美聯儲前主席艾倫•格林斯潘通過視頻連線參與房地產分論壇的討論,並表示中國經濟已存在泡沫,而且這種泡沫無法避免。

格林斯潘在其任期內,美國共出現了兩次泡沫,一次是互聯網泡沫,一次是地產泡沫。他認為,美國的地產市場崩潰是因為沒有很好的緩衝機制,很多工業國家都出現這種類似泡沫,但它們並沒有出現危機,在於他們有一個緩衝機制。

他表示,雖然泡沫無法避免,但太多的債務導致泡沫,則是災難。要減少災難的發生,就必須建立一個良好的緩衝機制。

格林斯潘在提到最近中共政府關於允許民營資本開辦銀行的新政策表示擔憂。他表示,中國的銀行系統越來越複雜,現在正追隨著美國的財務系統、金融系統。美國無法避免地發生了泡沫的問題,現在中國經濟中也出現了泡沫,就像在西方發生過的事情。而金融的泡沫會影響經濟和金融的穩定。

(責任編輯:肖笙)

相關新聞
房價會怎樣?都在三中全會決定的15個字中
財經專家:習李已經對房價達成統一意見
港媒:房價已成為啟動中共滅亡的起爆點
中國房地產高危50城名單曝光 泡沫觸目驚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